2月17日,沿滩区道安委办公室召开2025年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考核研讨会。会议旨在科学制定考核指标体系,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推动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与会人员积极发言,共同为考核机制的优化建言献策。

会议指出,2025年沿滩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需围绕“降事故、保畅通、强基础”三大核心目标,结合省、市关于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进一步细化考核指标。参考2023年沿滩区交通事故四项关键数据全面下降的成功经验,2025年考核将重点突出“隐患整改率”“宣传教育覆盖率”“科技应用水平”等量化指标,确保考核体系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此外,会议借鉴乡镇安全生产绩效考核计划中“隐患排查与整改”“安全培训与教育”等分阶段推进模式,拟将年度考核分解为季度评估,动态跟踪各乡镇(街道)及职能部门的任务落实情况,强化过程管理。
会议重点研讨了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机制。沿滩区近年来通过“隐患排查项目化、宣传教育社会化、路面防控战役化、源头监管制度化”的“四化”模式,形成了“研判—交办—排查—整改”的治理体系。2025年,区道安办将进一步优化隐患台账管理,要求各乡镇(街道)对事故易发路段、交通设施缺损等问题建立动态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并通过“多网合一”平台实时追踪进度。
值得一提的是,沿滩区在G348国道沿线推广的“交通劝导员+精准宣传”模式成效显著,2023年累计发放反光背心等安全物资4万余件,有效提升了群众交通安全意识。2025年考核将把“重点路段劝导覆盖率”和“安全物资发放量”纳入加分项,鼓励基层创新宣教方式。
针对跨部门协作难题,会议提出建立“道安委统筹、部门协同、乡镇落实”的联动机制。参考历年考评经验,沿滩区将强化公安交警、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加大对非法运营、超载超限、电动车销售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并将“部门协作效率”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科技应用方面,沿滩区计划引入“科技哨兵”技术,构建智能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在重点路段增设视频监控设备,实时分析交通流量与事故风险,推动“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转型。这一举措将作为考核的“创新实践”指标,激励各单位探索数字化治理路径。
区道安办主要负责人表示,2025年是沿滩区争创“全省道路交通安全示范区”的关键年,考核工作需要坚持“以考促改、以改提质”原则,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会议还部署了下一阶段任务,包括修订考核细则、组织专题培训、开展模拟评估等,为全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李云)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