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水清岸绿入画来:众多自贡市民参与亲水体验见证“幸福河湖”

2025-02-19 21:18 自贡网

0

分享

自贡融媒记者 周姝 吴侬 曾航 

2月19日下午,自流井区釜溪河畔人头攒动。当天,200余名市民齐聚一堂,共同参与“幸福河湖·水润四川”四川省河湖长制主题宣传暨第二届全民亲水体验活动自流井区釜溪河站活动,共赴一场与水为邻、与自然相拥的盛会。 四川省河长办副主任、水利厅二级巡视员刘锐出席活动。
1.png
本次活动由四川省河长制办公室、四川省河湖保护和监管事务中心主办,自贡市河长制办公室协办,自流井区河长制办公室、自流井区东兴寺街道承办。

据了解,自去年起,四川省河长制办公室精心筹备组织了“幸福河湖 水润四川”全民亲水体验活动,鼓励和倡导大家亲近身边河流,实地感受人水共生和谐之美,逐步把建设美丽四川内化为行为自觉,身体力行加入河湖管理保护“朋友圈”,共同绘制幸福河湖建设“同心圆”。
2.jpg
作为2025年四川河湖长制主题首场亲水体验活动,釜溪河站以“千年盐都·幸福釜溪”为叙事主线,采用沿河健步走的形式进行。线路全长约4.8km,通过亲水体验、生态互动、成果展示等串联“千年盐都”“盛世兴水”“清水复流”“水润自井”四大主题打卡点,充分呈现古往今来自贡“盛世兴水、因水而兴、水润自贡”的蓬勃盛景,展现新时代自流井水生态治理成效,让市民近距离感受河湖治理的蝶变,触摸“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当天16时20分,伴随着“出发”的号令声,活动正式启幕。在“清水复流”打卡点,市民们手持任务卡和画笔,围聚在釜溪河生态长卷前——有人将记忆中的黑水沟染成碧波荡漾的湖蓝;有孩子踮着脚尖为画中的白鹭点上翅膀……大家共同填充着釜溪河的靓丽底色,一幅“水清岸绿入画来”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

在“千年盐都”文化体验区,参与者需赤脚踩上指压板,手提“盐”完成往返运输。现场笑声不断,不少市民感慨,这不仅是体力的挑战,更让他们体会到古时盐工的不易,珍惜当下清水润城的幸福。
3.jpg
行至2.5公里处的“盛世兴水”区,市民们争相抽取河湖长制知识答题卡。“河长制的核心是什么”“釜溪河治理中采用了哪些生态技术”……带着问题,参与者迅速在答案库中翻找正确答案。

临近终点的“水润自井”净水实验台前,市民李先生在志愿者指导下,将浊水缓缓倒入自制滤器中。“沙子、砾石、活性炭……原来净化一壶水要这么多步骤!”他感叹道。完成实验后,他特意拍下清澈的水样发朋友圈:“今天才知道,每一滴清水都来之不易。”

河畔的古盐船雕塑、新打造的湿地景观、亲子家庭的笑脸……沿途设置的多个拍照打卡点,让众多参与者纷纷驻足,拿出手机拍照“打卡”,让釜溪河的春色“霸屏”朋友圈。
4.jpg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让更多人了解四川的河湖水文化,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共同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刘锐表示,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展现四川河湖长制工作、幸福河湖建设成效的契机,也是一次亲近自然、感受生态之美的机会,更是一次宣传河湖保护、倡导绿色发展的重要实践。
5.jpg
(受访方供图)
记者手札·千年盐都水韵新生
自贡是一座因盐而兴、因水而灵的城市。釜溪河作为自贡市的“母亲河”,不仅孕育了自贡悠久的盐业文化,也滋养了这座城市的生态与人文。千百年来,釜溪河见证了自贡盐业的辉煌,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与发展。如今,釜溪河两岸绿树成荫,河水清澈流淌,沿岸新建的12公里生态步道、7处亲水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理想之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绿已悄然融入百姓的生活。

据了解,近年来,自贡市自流井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河湖管理保护目标,强化工作落实,多措并举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目前,城区黑臭水体已全部消除,釜溪河主城区段碳研所断面水质也从2020年Ⅳ类提升为Ⅲ类,持续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落实见效。

今天的釜溪河,不仅是一条生态之河,更是一条文化之河、幸福之河。它承载着自贡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景,也展现着自贡推动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自贡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推进河湖治理与生态保护,努力打造更多幸福河湖,让自贡的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

编辑:郑鑫玉

责任编辑:郑皓匀

编审:张宏彦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