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罗祥瑞
自贡融媒记者 王汉卿
在富顺沱江之畔,一条蜿蜒的古盐道静静诉说着千年的繁华与沧桑。而在这条古道上,矗立着三座精美大气、各具特色的牌坊,每一座牌坊都是一部历史的见证,一段时光的凝固,三坊成群,共筑史诗,历经风雨,依然不倒,向世人展示精湛的石雕技艺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临江寺石坊群位于富顺县临江社区,现存三座牌坊,相距40至120米。沿着古盐道的石梯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邓氏吴氏节孝坊,这座牌坊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为四柱三间三楼式石坊。牌坊的立柱部分下方有少许被泥土掩埋,但整体结构依然稳固,站在牌坊下,可以遥望沱江岸边的回澜塔,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尽管历经100多年的风雨洗礼,牌坊依然保存得相当完好,正脊圣旨板上冠以宝瓶,两端为鳌鱼形鸱吻。

牌坊上雕刻有精美的人物、龙纹以及“节孝”“恩荣两世”“凤治重光”等字样,下方的匾额上刻有“陈汝棈妻邓氏陈朝俊妻吴氏坊”,记载着牌坊是为表彰一对婆媳的节孝事迹而建。

沿着田间小路继续前行,在绿树掩映之下,第二座牌坊(范氏节孝坊)悄然出现。这座牌坊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采用重檐歇山式设计,四柱三通,条石砌筑,三重鳌角飞翘,脊端为鳌鱼形鸱吻,高大雄壮,雕刻精美,展现出独特的建筑美学。

牌匾雕刻有一长串官职和姓名,下方刻有“雷国金妻范氏坊”,左右次间匾刻有“型方”“训俗”的字样,字迹清晰可见。

第三块牌坊(何氏节孝坊)距离范式节孝坊不远,被建筑物和植物层层遮盖,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为重檐歇山式,砖石结构,四柱三通,砖砌立柱,在额坊上雕刻有“旌表儒童张九河妻何氏坊”的字样。

牌坊远看气势恢宏,近观则更为精致,牌坊的“节孝”二字上方刻有“圣旨”二字,两侧雕刻有彩凤双飞,戏曲人物等造型图案,精美大气、惟妙惟肖。

牌坊上运用了大量的碎瓷镶嵌,表现形式多样,包括浅浮雕、镂空雕和彩绘等,展现了当时殷实之家的财力与工艺水平。

临江寺石坊群不仅是精美的石雕艺术品,更是一部凝固的富顺历史,对研究富顺县牌坊型制和当地风俗具有一定的价值。1985年6月5日,临江寺石坊群被富顺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7月16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原标题】盐都文物·镜像㊿探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系列报道丨临江寺石坊群:沱江之畔的石雕史诗
编辑:宋姿熠
责任编辑:尤洋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