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李玉
“污水管道堵了,能不能处理一下?”“转角处晚上太黑了,能不能安个路灯?”……居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少问题都需要社区解决,为此,自流井区东兴寺街道创办全市首家社区社会企业,盘活闲置资源,开展社会服务,创造收益反哺社区治理。
一到饭点,东兴寺街道新华路社区“邻里食堂”便人气满满。自创办全市首家社区社会企业以来,东兴寺街道再度探索发展新路子,通过“政府补贴+社会投入”方式,利用新华路片区200平方米的闲置房屋,为老年人提供经济实惠的家常餐饮,月均服务居民3000余人次。

这样以资源空间“换”服务的暖心案例在自流井区还有不少。“社区的临时菜市场地块一直闲置着,我们通过社区社会企业与成都的公司合作运营停车场,建成80个停车位,每年有约10万元收益。”新街街道龙凤山社区党委书记艾华说。五星街街道磨子井社区则聚焦“微治理”,由社区社会企业打造便民服务集中经营点,整合辖区“能工巧匠”资源,发布服务项目,居民有需求即可通过社区社会企业办理。
引入社会资本合作运营让闲置资产“活起来”,自流井区已通过整合日间照料中心、活动中心、老旧房屋等闲置场地资源,增设菜市场固定摊位17处、便民摊位180余个、停车场2000余平方米。
据了解,自流井区通过完善制度机制、拓展服务外延、释放发展红利,打造党建引领社区社会企业发展2.0模式,变单向“输血”为自我“造血”,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小企业”扎根于社区和居民之间,不断增强社区内生动力,满足居民多元需求。
(由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罗祥瑞
责任编辑:尤洋
编审:韩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