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心理健康是残疾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残疾人突破身心障碍、走出家门、拥抱人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近年来,自贡市各级残联组织充分发挥“代表、服务、管理”职能,聚焦细小切口、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推进融合发展,健全残疾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初见成效。

强化健康宣讲,开展残疾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工作。
结合“残疾预防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助残日”等主题活动开展残疾人心理健康知识科普讲座。通过市残联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残疾人状况调查宣讲,广泛宣传“每个残疾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等健康意识和科普知识,提升残疾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知晓度。搭建残疾人心理援助平台热线,提高残疾群众接受心理健康服务覆盖面,并做好接听、分流、登记、答复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疏导、化解心理危机。

建强专业队伍,强化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人才支撑。
聘请专业团队组建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专家队伍,统筹指导全市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组建由残疾人工作者、村(社区)干部、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友组成的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骨干队伍,为残疾人提供心理健康筛查、心理咨询、心理辅导、转介等服务。组建由有文化、有经验、有爱心的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友构成的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自助互助队伍,常态开展同伴支持心理健康服务。
整合资源供给,提高残疾人心理康复服务质效。
制发《自贡市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将残疾人心理健康支持服务项目纳入全市残疾人工作重点。3年来,通过健康讲座、团队辅导、个案咨询等方式,累计为1311名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残疾人工作者提供了心理健康服务。全市9个定点服务机构先后为746名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服务。邀请专家为残疾儿童监护人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和家庭康复训练培训,延伸关注残疾人家长心理健康状态。
聚焦重点难点,为困难重度持证精神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
聚焦残疾人生理、心理和生活困难,完善早干预、早救助、早康复工作机制,累计为困难精神残疾人提供门诊服药救助0.23万人次,托养服务0.25万人次,家庭医生签约增值服务1.9万人次,为精神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功能训练、支持性服务等基本康复服务1.9万人次。积极发挥社区康复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协同民政部门全覆盖开展“精康融合行动”,将三、四级精神残疾人纳入护理补贴范围,进一步提升精神残疾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编辑:冷观亮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