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业界清流”蜜雪冰城被曝鲜果切片常温过夜后接着用,苍蝇乱爬的杯盖重复用等食品安全问题,“雪王”塌方引发舆论震动,更让人意想不到的却是接下来的舆论走向。网友们纷纷“自我检讨”,为品牌“开脱”辩解,这场极为罕见的“集体护短”现象背后其实是消费群体为低价而对品质让渡的无奈妥协,更是对商品“物有所值”的朴素期待。
在“刺客”大行其道的奶茶市场,蜜雪冰城通过“4元柠檬水”“3元冰淇淋”等极致低价策略圈粉无数,在消费者心中形成“高性价比”认知共识。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时,正是“低价竞争”造成了“品控失守”的假象,让“平价”一再成为这些品牌的“免死金牌”,违规的似乎只是为数不多的个别现象。卫生危机早已“声名在外”的快餐品牌华莱士更是年年塌方、年年整改,奇怪的是消费者们一边指责其“道歉成套路,整改无诚意”,一边又以“低价滤镜”抱着侥幸心理非理性的“宽容消费”。
平价并不意味着低质,食品安全是民生底线,更是法律红线。当前一些品牌过度渲染营销其高端品质,却没有考虑到大多数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只有真正解决行业中的过度溢价问题,才能让食品安全再无“免死金牌”,助力高性价比的“国民品牌”珍视消费者的情感宽恕,不再贪恋眼前的“蝇头小利”,走向健康发展之路。(张露丹)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