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陈凡逸
近年来,自贡市积极响应“大思政课”建设号召,深度挖掘盐都文化底蕴,以省级品格教育课题为引擎,成功构建中小幼一体化品格教育体系。通过文化浸润、课程赋能、实践育人等多元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本土特色紧密融合,塑造出独具魅力的“盐都品格”育人新模式,为青少年成长筑牢精神根基。

2月17日,开学第一课——“寻盐悟史,向新而行”活动在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举行,解放路中学70余名学生走进这里,看实物、赏表演、听讲座,沉浸式了解家乡厚重历史文化,体悟“专注有序、团结协作”的品格意义。
“自贡千年盐业史沉淀的‘工匠精神’‘诚信经营’等文化元素,是品格教育的宝贵资源。”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梁多建介绍,我市将“坚韧、创新、责任、明礼”四大盐都精神融入品格教育体系,开发《盐场故事》《井架下的品格》等校本课程。


依托省级课题《新时代中小幼品格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自贡构建了“3阶24品”培养体系,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特点进行品格培养。目前,全市78所中小学、幼儿园加入品格教育联盟校,形成“一校一品”的良好发展态势。
走进富顺县安和实验学校,这里的“品格成长银行”独具特色,学生通过完成“盐都小导游”“社区文明岗”等实践任务赚取“品格币”,可兑换前往恐龙博物馆研学的机会。“学校还开发《盐都品格实践手册》,将品格细化为生活化指标,让品格教育融入日常生活。”该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
自贡在全省首创“品格教育生活实验室”,将校园与现实场景相结合。沿滩区第二小学校的“班级品格议会”、富顺县城关中学的“盐商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契约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在2024年全市品格教育成果展上,我市学生创作的情景剧生动展现了品格素养的内化过程。


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一直致力于品格教育成势见效,通过家校社政多维度的培养体系帮助学校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道德价值观。市家校社共育体系日趋成熟,品格教育已打破校园界限,形成了育人合力。

我市探索建立了“家校品格共育圈”,通过家长品格学堂、社区品格实践基地等形式,将教育延伸至生活各个角落。例如,校园里,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品格教育从“平面”走向“立体”;家庭里,传承好家教,培育好家风,培养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情怀;社会上,学生们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担负起公民责任。贡井区筱溪街道的“老街巷微改造”项目、沿滩区的“品格教育示范带”等,让学生和家长在实践中培养公民责任感和信仰意识。
借助“互联网 + 品格教育”平台,自贡实现了品格成长的动态跟踪。全市推广使用《品格成长档案》电子系统,记录学生实践数据。调查显示,品格教育成效显著,家长、教师满意度高。
自贡市建立“四维一体”评价体系,通过日常观察、可视化发展轨迹、阶段性评估和综合素质评价,全面考量学生品格成长。在荣县梧桐树小学校,学生可用品格积分兑换特色奖励,形成良性循环。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市实施“品格导师培养计划”,成立名师工作室、举办品格教育论坛,培养市级骨干教师126名,并开发本土化资源,为教师提供实践指导。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自贡市将品格教育融入城市文化、生活场景和学生成长全过程,期望每个孩子在品格教育中成就更好的自己,让盐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育人光芒。
(由各相关学校供图)
编辑:宋姿熠
责任编辑:尤洋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