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穿过树荫,在五宝镇敬老院的庭院里洒下斑驳光影。72岁的周安朝老人倚在藤椅上,手捧热茶望着院子外的土地出神。

“现在住得舒心,吃得可口,没事还可以去镇上转一转。”说起养老院合并后的变化,老人布满皱纹的眼角泛起笑意。这样的温暖场景,正是贡井区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工程的生动注脚。

曾经困扰农村养老的“小散乱”问题,在贡井区“撤并关停”改革中迎来破局。贡井区将原有2家设施陈旧的老旧敬老院“撤并关停”,转移到功能更完善、设施更齐全、管理更到位的敬老院。目前全区已完成2家公办、1家民办养老机构优化重组。

“以前在山上,去哪里都不方便,现在就在场镇,环境好、伙食也更好了。”搬来五宝镇敬老院不久的廖玉才高兴地介绍他现在的生活,宽敞的房间、舒心的环境,让他有了家的感觉。
如果说硬件提升让老人“安身”,专业照护则让特殊群体真正“安心”。面对全区65岁以上约1600余名失能半失能老人的迫切需求,贡井区投入4500万元建设贡井区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中心项目。

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一座大楼拔地而起,项目主体工程已见雏形,工人们正热火朝天的进行内部装饰。“目前我们的项目主体已经竣工,争取今年6月份投入使用。”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基础设施、提升养老护理能力,300张护理型床位将有效缓解“一床难求”的困境。

当正午的饭香飘散在糍粑坳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点,68岁的独居老人刘奶奶正和“老姐妹”们享用两荤一素的暖心午餐。这样的老年助餐点已在全区建成8处,每天可以为40余位老人提供10-15元的营养餐。

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助餐点还对60岁以上的老人和7类特殊困难老人进行了减免。正在用餐的张大爷竖起大拇指:“子女在外打工,这里饭菜热乎又便宜,还能和老伙计们拉拉家常。”
“养老服务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积极争取项目,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同时在全区各镇试行“公立医疗机构+公办养老机构”医养服务模式,着力解决老年人健康养老与医疗养老需求服务。
夕阳西下,区社会福利院的活动室里传出悠扬的歌声,曾经因子女外出务工而独居多年的刘钦发老人,如今成了福利院的“台柱子”。随着阳光流淌出的旋律,映照着老人们幸福的笑靥,也谱写出贡井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温暖乐章。(孔云)
编辑:冷观亮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