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承载着千万家庭的梦想和希望,是提升市民幸福感的关键因素;体育,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现城市软实力“代表作”。2025年,我市教育体育工作有哪些新举措?带着这个老百姓关心的问题,笔者近日来到市教育体育局进行探访。

笔者了解到,2025年全市教育体育工作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落实全市教育体育“12345”总体工作思路,全面深化教育体育领域综合改革,奋力开创现代化教育体育强市建设新局面。
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巩固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成果,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有关要求写入学校章程。我市教体系统将积极参与全省党建示范创建,着力打造“红色联盟”“百年树人”“冠军摇篮”等本土特色基层党建品牌;发挥民办教育与体育产业综合党委作用,加强体育行业领域非公组织党的建设,提高“两个覆盖”质效。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持续深化“校园餐”“校服”“教辅”专项整治,强化制度建设,推进常态长效治理。加强对全市各级“一把手”以及项目建设、物资采购、食堂经营、干部人事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岗位的监管,以“零容忍”态度正风肃纪反腐,开展以案促改促治。
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
组织中小学思政优质课展示、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打造“盐都思政精品课程”39门。加强思政课教师建设,确保专职教师配备比例小学达到70%以上、初高中达到100%。联合四川轻化工大学组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建好县域和学校“馨语小屋”。巩固“双减”成效,加强科学教育和实验教学,前瞻开展“优必选”人工智能教育。完善“班校县市”四级竞赛体系,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分类建立艺术优势项目库、人才库,整合市域美育资源,积极组织参加首届西部学校艺术作品展等高级别比赛,培育一批市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提升基础教育公共服务质量
建立与人口变化相协调的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贯彻落实全省学校规范管理二十条措施。新认定9所普惠园,确保公办园幼儿占比、普惠园幼儿占比、优质学前资源覆盖率分别提升至55%、91%、50%以上,自流井区通过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省级评估。持续推进学区制治理和集团化办学,确保学区制覆盖率达100%,大安区、沿滩区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国家评估,富顺县通过省级评估。启动“三新”研究团队和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强化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力争2025年首届新高考取得“开门红”。

增强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
推进“自贡市产教融合云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加快焊接、数控、彩灯、烹饪等市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围绕全市产业布局,强化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无人机及通航、人工智能等专业(群)建设。组织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班主任能力大赛和第十八届师生技能大赛,加强职教高考备考工作。支持四川轻化工大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加快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双高”培育单位建设。依托自贡开放大学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新增老年教育学位2000个。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积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研究基地协同研究实验基地建设。加强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推进“两项督导”评估和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持续优化招生考试改革,优化学籍管理,简化义务教育入学“一件事”办理流程,实现“一号注册”“一网通办”“一键审核”。适度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改革艺体特长生、注册运动员招生入学办法,加大招生考核评价及奖惩力度,提高优生留市率。实施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行动,开展国、省智慧教育平台创新应用和红色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

强化全民健身多元供给
深入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全面完成各区县“四个一”或“3+X”建设任务,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公共场馆和学校场馆双向开放”,有序推进20处公共体育场馆(场所)以及46所学校做好免低开服务。支持沿滩区创成全国第二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全力办好自贡市第十五届运动会等重点赛事,扎实开展“8·8全民健身日暨体育宣传周”“百城千乡万村·社区”“百万群众迎新登高”等一批深入基层、融入生活的赛事活动。

持续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加快推进自行车运动项目全覆盖,做优做强跳水、赛艇、花样游泳等优势项目,推动(新型)体校建设,积极创建省重点、高水平业余体校。健全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管理制度,管好运动员的文化课程和专业训练,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管理干部、业训教练员等培训。以足球改革为重点,统筹落实“三大球”振兴计划(2023—2035年),力争新创成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5所。精心组队参加全省青少年锦标赛,积极承办中国自由式小轮车联赛(第一站)、四川省“星火杯”攀岩锦标赛等高级别赛事。

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积极开展全省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持续为体育企业纾难解困。积极发展户外运动,建设群众喜爱的户外运动基地,积极培育乡村体育旅游示范点,打造乡村户外运动基地(营地),开展国、省级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线路)等品牌创建。大力发展大众骑行经济,启动自行车运动全产业链建设。开展体育品牌赛事,发放“自在盐都·贡享运动”体育消费券,承办“巴山蜀水·运动川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活动,强化健康体彩建设。
加强教育体育资源供给
开展“十四五”教育体育发展规划总结评估,启动“十五五”教育体育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专项资金,加大全市教育体育投入保障力度。坚持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原则,支持各区县调整学前教育保教费,积极推动普通高中学费、住宿费标准调整,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强化项目建设,实施学前教育发展专项建设工程,加快推进东部新城天使幼儿园等公办幼儿园项目;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进自贡市东北部新城实验学校、富顺三中学生宿舍改造等项目;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培德学校、一中搬迁、十四中迁建等项目,推进特殊教育和专门教育办学条件改善项目建设;实施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加快推进省盐校迁建、四川卫生康复学院运动体能实训基地等项目;实施体育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工程,启动东部新城体育综合设施和川南自行车集训健身中心建设,加快推进西南自行车运动中心、大湾综合体育馆等项目,全面建成盐都全民健身中心、贡井区全民健身中心,进一步扩大教育体育优质资源。
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
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和日常管理工作,加强直属单位(学校)领导班子运行情况调研分析,动态充实优秀后备干部库。接续推进“优干工程”,继续实施校长“领航”培训计划,启动“挺膺”培训计划,做好向市外名校选派跟岗锻炼干部工作。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推行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会等制度,把教育家精神纳入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严肃查处师德失范问题,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持续实施教师增能行动和卓越校长、领航教师培养计划,启动新一轮名师工作室建设。探索建设教师资源适配人口变化保障体系,做好“十五五”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研究制定农村中小学教师转岗聘任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教师职称评聘管理,推进职称评审信息化建设。加强教师待遇保障,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

维护教育体育安全稳定
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联合建设一批“灯城义警”校园工作站,推动校园“三防”建设提档升级。落实常态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机制,规范执行体育赛事活动“4+1+1”赛前备案制度。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防性侵、防伤害、防溺水、防欺凌、防电诈等工作,优化突发事件分类应急响应机制,提高风险研判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坚决防范和遏制涉生伤害案事件发生和学生非正常死亡。强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攻坚,持续全面深入摸排整治重大问题隐患,推动信访旧案积案化解。持续推进以“互联网+明厨亮灶”重点内容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持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陈凡逸整理)(除署名照片,均由市教育体育局提供)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