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7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了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这一标准的发布,不仅标志着中国在智慧养老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也体现了我国在全球老龄化挑战中积极贡献的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全球老龄化趋势愈发明显,老年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对养老服务和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养老方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而养老机器人的出现,则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创新方案。这些机器人不仅能够协助老年人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任务,还能实时监测他们的健康状况,提供情感上的陪伴,极大地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然而,养老机器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市场推广过程中,高昂的成本、老年人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以及数据安全等问题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也限制了养老机器人的跨国应用和推广。因此,制定一套国际公认的养老机器人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老龄化问题同样严峻,面对这一挑战,中国积极寻求创新解决方案,并在养老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此次牵头制定国际标准,正是中国智慧养老领域实力的体现,该标准聚焦互联家庭环境下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健康护理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和特征,为各类养老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了基准,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养老机器人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还能引导制造商精准聚焦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需求,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
该国际标准的发布,对于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将引领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朝着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同时,该标准还将促进跨国合作与交流,为各国养老机器人制造商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合作机遇。
对于中国而言,牵头制定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不仅彰显了其在智慧养老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国内养老机器人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支撑。这将有助于提升中国养老机器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舞台。
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的发布,是中国智慧养老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全球老龄化社会应对挑战的一大步。它不仅推动了养老机器人产业的规范化与智能化发展,也为全球养老服务的均等化与普及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推动全球养老事业的进步贡献更大的力量。(杨梦婧)
编辑:冯方湲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