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陈继东

张弟华是一名“70后”,师范院校毕业后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饱尝生活艰辛,2018年才踏上写作这条充满挑战的路。刚开始网上投稿,他一连被拒绝了7次,心情之复杂可想而知。但“固执”的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再次修改稿件后投了第8次,终于叩开了面向全国读者的网文大门。从此,张弟华白天在忙碌的工作中奔波,深夜时光则献给了自己的梦想。去广州打工之后,每天晚饭后的4个多小时,就是他的睡觉时间。
为了晚上写稿时不瞌睡,他会不时猛喝几口浓茶,用苦涩的味道刺激自己的神经,让思绪重新活跃起来。或许在旁人看来,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但对于他来说,这杯浓茶就代表着对梦想的执着。
“有人曾问我,这么辛苦,值得吗?我想说,当看到自己的文字被读者喜爱,当收到一条条鼓励和赞扬的私信,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各大平台上获得认可,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甜蜜。因为我知道,我的坚持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那些在文字中找到温暖和力量的读者。”这段话,是张弟华荣获自贡市网络作家协会2024年度优秀会员的感言,也是支撑着他8年苦旅的信念。

值得一提的是,张弟华还不时抽空在市网络作协微信群里给大家“支招”,分享网络投稿技巧和注意事项,鼓励大家坚持、坚持、再坚持。每当自贡籍作家在网上取得好成绩,他都像自己的事一样高兴。
网络文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是靠数据说话的。一边打工一边写作的张弟华,8年来在手机上打出了1200多万字。他的《从基层公务员到一市之长》全书共254万字,阅读人次达139万,一度荣登完结榜首位;他的《重生之我 1992》《山村上门女婿》《抗战:从热血东北到红星照耀中国》等作品在塔读文学网、番茄网等平台发表,同样受到读者喜爱;他的《重生1960,我窝在深山打猎》,至今还在书旗网连载中。
“爱人和我在广州,孩子在贡井读书,妈妈在带。所以我要努力工作和写稿,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和未来。”梦想,会在张弟华的每个午夜重启。哪怕知道面对的将是绞尽脑汁的写作、不时袭来的倦意,以及漫长繁重的体力活,他依然乐观积极地去迎接每一个朝阳。
网上采访即将结束之时,记者无意间发现,“打工作家”张弟华的微信昵称正是——阳光。“去年我加入了省网络作协,今年11月要去巴金文学院培训。”隔着手机屏幕,仿佛都能看到张弟华留言时满怀期望的微笑。
(受访者供图)
编辑:周馨钰
责任编辑:余耀
编审:韩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