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大安区凤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田长制当作首要任务,以“长牙齿”的硬举措,全力守护耕地红线,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高位推动,构建耕地保护“责任网”
凤凰街道将田长制提升为“一把手工程”,构建“街道—村—网格”三级责任体系,明确2名街道级田长、6名副田长,4名村级田长以及4名网格员。通过这种责任到人的安排,形成“党政同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高效工作格局。街道制订并实施《凤凰街道田长制工作方案》,对巡田频次、问题处置、考核奖惩等工作规范进行细化,将耕地保护目标精准落实到每一块农田,确保“块块农田有人管、片片耕地有人护”。
多维发力,织密动态监管“防护网”
为提升监管效能,凤凰街道采取“人防+技防”双管齐下的策略,建立“日常巡查+专项督查”机制。各级田长与网格员借助“四川田长巡田APP”开展常态化巡田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巡田323次。通过该APP对未耕种图斑进行动态监测,累计核查3个图斑,完成对耕地恢复补充工作中未耕种图斑的重新举证,已举证合格面积达3.84亩,让耕地监管更及时、更精准。
靶向施策,筑牢耕地保护“防火墙”
凤凰街道坚持用“长牙齿”的硬措施严守耕地红线,建立“发现-交办-整改-销号”全流程管理机制,对巡查发现的耕地问题,制定“一案一策”解决方案,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强化宣传引导,设立4块田长制公示牌,公示田长名单,详细标明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地块信息,并公开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此外,街道发放800余份田长制宣传资料,营造“保护耕地、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为压实工作责任,街道将田长制工作纳入村(社区)年度考核,对巡查不认真、工作敷衍的村级田长和网格员进行通报批评。
未来,凤凰街道将持续深化田长制工作,进一步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充分运用科技手段赋能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守牢耕地保护红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凤凰力量。(尹鹏宇)
编辑:冯方湲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韩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