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政莲 范玲玲 自贡融媒记者 周馨钰

走进八甲村,“一馆、一祠、一基地、一园、一广场、一平台”的“六个一”文化阵地串珠成链。这个“文化铸魂润村行动”示范村正以“八山秀水,富甲一方”为底稿,以文化振兴为抓手,走出了一条“塑形”与“铸魂”并重的和美乡村建设之路。
承载乡愁的拾光记忆馆内,铜锈斑驳的马灯与木纹清晰的犁铧静默陈列。“亮壶是穷人家的照明工具,马灯当年可是稀罕物。”话音未落,镇农业中心工作人员已在“耕读文化角”演示柑橘嫁接技术。馆内,文字、图片、实物等多样形式串联起八甲村的发展变化,既留住了乡愁,也展示了朴素自然的乡村之美。

八甲祠堂外,墨色家训引人注目。青砖墙前,父亲指着“敦亲睦邻”的家训轻声发问:“奶奶常给邻居送米糕,是不是这四字的道理?”孩童应答声里,八甲村相关负责人向驻足凝望的游客介绍:“我们村里已将敦亲睦邻、孝悌传家等家训文化融入村规民约,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氛围在传承中越来越浓。”

滋养童趣的500亩三绿水产基地里,今年投入的鱼苗已经长大。孩童卷起裤腿浑水摸鱼,泥浆裹挟着尖叫与欢笑;鱼文化展示区化作“十万个为什么”科普现场,学生们的提问此起彼伏。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强化知行合一、知农爱农意识,让他们在活动中感悟文化,在劳动中快乐成长。

甜蜜赋能的柑橘主题公园中,千亩橙林托起的2米高柑橘雕塑已成网红地标。园内的柑橘科普小径串联起二十四节气民俗知识,橙信亭扫码可听孝善故事。“去年240万斤柑橘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分红’模式,带动户均增收7000余元。”八甲村相关负责人的话语,验证了“文化也是生产力”的道理。

村里的孝善文化广场上,老糖坊遗址旁的36户人家延续着先辈的勤勉。青石板铺就的广场镌刻着“四川好人”故事,“最美家庭”展示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善治亭的木制风铃在风中轻轻摇曳。

与此同时,智慧跃动的数字乡村平台上,物联网设备、全覆盖监控点位和移动端应用正守护古建安全。村民陈霞轻点手机,“指尖办结”的服务记录里藏着查政策、办证明的便捷密码,她说:“现在查政策、办证明、找工作,手机一点全搞定!”云端“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

编辑:余耀
责任编辑:陈继东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