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富顺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在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召开“我为三线建设做贡献”主题讨论会。大家聚集一堂忆峥嵘岁月、展美好未来。
座谈会上,县知联会负责人介绍了三线建设的起因及战略意义。晨光化工研究院是当时的国家重点项目,北京化工研究院专家组亲自来四川选址,最后选在了富顺县境内的邓关公社一带。项目1965年开工建设到1967年的全面生产,来自全国24家科研院所和工厂,沈阳、长春、锦州、北京、天津、上海、太原,重庆等地的专业化工人才及全国大学院校的化工专业毕业生就达600多人,他们是晨光化工研究院优秀的知识分子,是全厂4500名职工的榜样,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为祖国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县知联会晨光组会员先后发言,畅谈感想。他们当中,有一直坚守初心、为晨光化工发展奉献了青春和热血的老化工人,有跟随父辈接续奋斗的“晨二代”,有立志化工行业脚踏实地工作的科技人才,他们立足岗位、敬业担当,在各自领域做出了优异成绩,多次获得了国家、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受到了组织的表彰和同事的赞誉。谈到下步的打算,大家表示,将继续发扬“三线建设”精神,在科技强国道路上牢记使命、奋勇前行,为科技发展贡献党外知识分子的智慧与力量。
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对晨光的党外知识分子不忘初心、开疆扩土,为祖国化工事业付出的心血表示赞许,希望他们继续投身新“三线建设”,为富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富顺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