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市公安局发布的一则通缉令引发了广泛关注——对隶属于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凯瑟琳·威尔逊(Katheryn A. Wilson)、罗伯特·思内尔(Robert J. Snelling)、斯蒂芬·约翰逊(Stephen W. Johnson)3名特工进行公开悬赏通缉。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我国打击境外网络攻击窃密犯罪的坚定决心,更是对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力捍卫。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空间已成为国家主权的新疆域。美国特工对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发动大规模网络攻击,其行径恶劣至极。他们不仅窃取亚冬会相关人员身份敏感信息,还妄图破坏赛事系统运行,甚至将黑手伸向能源、交通等重要行业,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哈尔滨公安的悬赏通缉,是对这种肆意践踏他国主权、公然实施网络犯罪行径的严正警告。它向世界表明,任何企图通过网络窃密破坏我国安全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无论犯罪分子藏身何处,都难逃正义的审判。
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自然延伸,是国家在网络空间中拥有独立、平等、安全地发展、处理内部事务和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资格和能力。美国长期凭借其技术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网络监控和攻击,肆意侵犯他国网络主权。此次通缉行动,是我国坚决捍卫自身网络主权的生动体现。它向国际社会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中国不会对任何侵犯网络主权的行为坐视不管,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在网络空间的核心利益。这种坚定意志不仅是对国家尊严的捍卫,更是对国际公平正义的维护,为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贡献中国力量。
网络犯罪具有隐蔽性强、跨国性突出等特点,给打击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然而,哈尔滨公安能够在短时间内锁定美国特工身份并发布通缉令,这背后离不开我国在网络技术、情报分析、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强大实力。从技术层面看,我国网络安全技术不断进步,具备了对网络攻击进行有效溯源和追踪的能力;在情报分析方面,相关部门能够迅速整合各方信息,精准判断犯罪分子的身份和行踪;在国际合作上,我国积极与其他国家开展执法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网络犯罪。此次通缉行动的成功,是我国打击网络犯罪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示,让犯罪分子知道,中国有能力、有决心将他们绳之以法。
美国特工的网络攻击行为并非个例,网络犯罪已成为全球性的威胁。哈尔滨公安的通缉行动,不仅是对美国特工的打击,更是对全球网络犯罪行为的一次有力震慑。它提醒各国,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稳定关系到每一个国家的利益,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各国应摒弃零和博弈思维,摒弃网络霸权行径,携手打击网络犯罪,制定公平合理的网络规则,推动网络空间的和平、安全与发展。(杨梦婧)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