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职高生,后来的打工仔,返乡创业的“虾兵粮将”,今天的镇人大代表,邓健清靠的是家乡情怀和入党初心,骨子里种下的是勤劳吃苦与不耻下问,他在16年的种粮、养虾路上收获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收获了以身示范的广泛效果,当地干部群众给了他一个“虾兵粮将”的美名。4月23日,记者走进鼎新镇,采访了他种粮养虾的一路风雨兼程。

“一早,我就到正紫镇流转的300多亩稻虾地耕田去了,准备插秧,让你们等久了!”“没事,没事!”眼前,穿着短裤和短袖T恤打着赤脚的邓健清,从一辆长安面包车上跳下这样寒暄着。他那没修剪的胡须以及黑色的皮肤,描写着“虾兵粮将”的起早贪黑。
邓健清介绍,职高毕业后,就去珠海一家药厂打工,两年后,返乡种菜卖菜又两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本镇有人把最好的田养鱼、用最差的田养虾,结果养鱼的最好田块没赚钱,最差的田块养虾赚了一大笔,于是,从2009年开始弃商流转10多亩田种稻养虾。
养虾赚钱的路,不是一帆风顺。邓健清养虾的第一、第二年都因为没掌握技术死虾严重而亏本,通过网上获知湖北养虾人有经验,于是他怀揣七八条香烟赶到当地与虾农交流“暗地”取经,取到“真经”的他学以致用,第三年开始年年赚钱,2014年开始流转了105亩地放手一搏,当年除了每亩收获近1000斤稻谷外,105亩地的虾子为他挣得了纯利润70余万元。目前,邓健清在鼎新、正紫两镇境内就有稻虾地600多亩。
为了把稻虾增收的“种子”传播到更多的地方,从2015年开始,他在观山镇流转200多亩地实施稻虾种养,带动该镇发展了2000多亩;在乐德镇流转100多亩地实施稻虾种养,带动该镇发展了2000多亩;在双石镇流转100多亩地实施稻虾种养,带动当地发展2000多亩;去年,他又到正紫镇流转土地300多亩实施稻虾种养,带动了当地近1000亩……这些年来,通过邓健清传授技术引领发展的稻虾地就有近1万亩。
乐德镇虾农程德志,在他的帮助下,开展稻虾养殖100余亩,每年纯收入50万元以上;鼎新镇虾农简精武养虾100余亩,年创纯收入60多万元。“从虾苗选育、虾田设置防逃网、养虾密度、饲养管理、病害防治,都是邓健清给我把关,我的收入里就有他的汗水。”简精武感激地说。“只要是经过我引领发展的300多户养虾户,户户都赚了钱。”邓健清介绍。
作为一个新农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邓健清深知粮食的重要性,在他养虾16年的路上,不仅坚守着稻虾“双打”实现双丰收,而且还有了“重粮轻虾”的新思路。他介绍,已经到湖南长沙学习了水稻高产种植新技术,明年开始采取全程机械化高标准种植水稻套养龙虾,力争实现每亩水稻2000斤(中稻加再生稻)的目标。如果能实现这一目标,还要把种粮新技术推广给身边种粮人。(刘惠莲 杜文雅 蒋兵/图文)
编辑:冷观亮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