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乡村振兴战略如同一缕春风,吹遍每一寸渴望发展的土地。在新时代的浪潮下,我们应以产业为笔、人才为墨、生态为纸,精心绘就一幅“仓廪实而民安乐,山水秀而家园美”的盛世图景。
执产业之“工笔”,描摹“丰年穰穰”的盛世图。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让乡村经济的“活水”长流,就得深挖特色产业这口“泉眼”。立足乡土,我们目睹这般景象:有的乡村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开启乡村旅游篇章,点“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有的乡村依靠特色产业培育,将土特产品打造成特色品牌。荣边葡萄、成佳大头菜、五宝花生等特色产业,乘交通完善之风,离乡入市,为农民带来丰厚收益。我们要握紧产业这根“画笔”,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三产融合,使乡村经济如“嘉禾垂颖,粟积如山”,铸就乡村振兴之脊梁。
运人才之“写意”,挥洒“群贤毕至”的翰墨香。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乡村振兴需要各类人才的汇聚,不仅要有懂农业、爱农村的本土人才,更要吸引城市里的优秀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既要留住“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故园赤子,更须引来“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鸿鹄英才。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媒体达人带着新思想、新技术回到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农人”。荣县桃子姐、贡井杨队长等“带头人”,他们通过电商直播让农产品畅销全国,带动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收。同时,我们也应当筑巢引凤,育土培苗,使人才能如“春兰秋菊,各擅胜场”,共同晕染出乡村振兴的斑斓气象。
展生态之“青绿”,皴染“美丽宜居”的桃源境。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生态振兴如墨般侵染乡村振兴画卷的底色。我们当以护眼之态护农村生态,循绿色理念为帆,驱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之州,守护乡村的蓝天碧水、沃土青山。在乡村建设中,应保留乡村原有的风貌和特色,让传统村落、田园风光成为乡村的独特名片。比如,部分乡村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宜居宜游的乡村胜景,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体验田园之乐。当执绿色发展之笔,皴染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的现代桃花源。(张瀚文)
编辑:冷观亮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