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外卖江湖风云骤起,京东强势入局,与美团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正面交锋。这场巨头间的博弈,不仅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更让人们不禁思考:它将如何改写外卖行业的格局?又会给骑手们、商家以及消费者带来怎样的影响?
笔者认为这场看似“硝烟弥漫”的商战,实则是外卖行业从“野蛮生长”迈向“价值重构”的关键转折。对骑手而言,京东与美团的“福利竞赛”具有突破性意义——京东率先打破行业惯例为骑手提供五险一金,迫使美团承诺为82万稳定骑手缴纳社保,这一竞争客观上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从“行业潜规则”走向“制度性突破”。尽管占比超70%的兼职骑手保障仍存空白,但头部企业的示范效应已为政策介入提供了现实样本,让“骑手不是‘系统的奴隶’” 的呼声逐渐落地。对消费者而言,双方的博弈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京东“百亿补贴”与美团“千亿减免”的正面碰撞,让餐饮消费价格回归理性空间;京东“品质堂食商家”准入机制清退大量“幽灵厨房”,美团加速布局无人机配送缩短至30分钟内送达,这些举措共同推动外卖服务从“量的堆砌”转向“质的跃迁”,让消费者不仅能“点得便宜”,更能“吃得安心”“收得快捷”。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这场竞争打破了美团长期主导的垄断格局,迫使平台重新审视“资本效率”与“社会价值”的平衡。当刘强东的骑手服成为行业规则改写的象征符号,当美团的算法调整开始倾听骑手的心跳声,这场商战便超越了企业间的零和博弈,成为观察中国互联网行业社会责任觉醒的重要切片。
京东与美团的交锋,撕开了外卖行业的旧疮疤,也点亮了变革的星火。笔者认为,竞争的意义不应止于市场份额争夺,而在于推动行业从“资本至上”转向“劳动者与消费者共赢”。当刘强东骑着电动车穿过北京胡同时,他送出的不仅是一份外卖,更是一份对行业规则的挑战书。而美团的应战,则考验其能否从“垄断巨头”蜕变为“责任企业”。当外卖骑手能安心养老、消费者能吃上放心餐时,这场“千亿大战”才算真正赢了。唯有如此,外卖行业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成为一个多方共赢的健康生态。 (商玲静)
编辑:冷观亮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