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智改数转”行动正在深刻改变四川制造业的现状。在赋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助力制造业降本、增效、提质、扩绿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智改数转还催生了柔性化生产、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等一批新模式新业态。
位于成都市的华融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氢氧化钾绿色循环综合利用的企业,主要为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现代化产业体系配套精细化学产品。这家成立于本世纪初的传统化工企业,在智改数转推动下,正发生巨大变化。
“可以说智改数转已成为公司‘拓高端延终端’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利器。”华融公司副总经理万方说,在绿色化方面,近年来工厂每年持续节能,公司综合能耗下降6%,累计节能降耗超千万元;在高端化方面,自2022年上市以来,公司高等级氢氧化钾销量同比增长近1倍,仅片状氢氧化钾的定制产品销售量占比就增长了近3倍;在效率方面,数字车间推行后劳动强度降低超80%,生产效率提升超35%,基于智慧供应链项目的推进,效率质量都显著提升:订单交付周期压缩近50%,核心成品库存天数从几十天下降为几天,库存周转效率提升近175%,交付完美率提升23%。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端片状氢氧化钾获评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并已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智改数转不是简单的设备更新,而是生产方式的系统性重构。启明星公司的实践证明,智改数转既是传统制造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可行之策,也是必由之路。”这是四川启明星铝业公司总工程师李勇的切身体会。
据介绍,近两年来,启明星公司悄然实施了一场由智改数转驱动的绿色变革,投入超7500万元,开展23个技改或技术创新研发项目,给老设备装上了“智慧大脑”和“绿色心脏”,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华丽转身。“过去许多工作环节都是靠有经验的老师傅巡检,现在靠数据说话。”李勇表示,随着智慧能源管控系统、智慧物流管控系统等陆续上线运行,异常情况自动报警,工人处理效率提升30%以上。
四川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4年底,全省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64.1%、85.0%,同比分别提升4.7个、3.6个百分点。
为破解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实施智改数转过程中“不会转、不敢转、不想转”三道难题,四川统筹政策、资金、产品和解决方案,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2024年度支持重点项目456个、带动投资568亿元。联合人行四川省分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入库智改数转项目企业贷款余额超3600亿元,成都银行、四川农商银行等多家银行推出智改数转贷金融产品。
同时,相关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推进建设四川数智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中心,投用省制造业智改数转专业赋能平台,面向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智能化服务。遴选发布183家优质供应商,涉及420余项产品和服务。依据智改数转评价指标体系,已完成1.4万余家工业企业评估诊断,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超40%。2024年,相关方面组织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开展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促进等数字赋能活动150余场,覆盖1万余家工业企业。
数字化底座是实现智改数转的基础,目前,四川已建设5G物理基站累计超21.6万个、居全国第六位,实现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万兆光网全覆盖。成都获批国家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成渝枢纽性能(时延)居全国八大枢纽节点首位,运载力综合水平居全国第四位,全省智能算力超15EFlops、同比增长约15倍。建成“星火·链网”(成都)超级节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成都托管与灾备国家顶级节点已为全国374个二级节点提供全量数据托管,累计上线20个二级节点,标识注册解析总量居全国第四位。

编辑:冯方湲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