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2024年)》。报告显示,中央网信办联合司法部、全国普法办2024年共集中开展各类法治宣传1400余场次,推出法治主题网络报道近3.1万篇次,网上阅读量累计达46.8亿次。
报告指出,中央网信办持续加强普法品牌引领,推进网络法治主题宣传。坚持以网为主、内容为王,持续强化法治宣传重大主题策划,深入开展系列网络法治主题宣传,持续壮大网上法治宣传声势,助力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
一是“全国网络普法行”品牌示范引领持续强化。中央网信办联合司法部、全国普法办深入开展2024年“全国网络普法行”系列法治宣传,先后在京津冀、江苏、内蒙古、云南、安徽等地举办五站活动,共集中开展各类法治宣传1400余场次,推出法治主题网络报道近3.1万篇次,网上阅读量累计达46.8亿次,深入宣传普及网络法律法规,助力提升全社会网络法治素养和法治意识。河南、湖南、贵州等多地积极响应,配套开展省域“网络普法行”法治宣传。
二是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成效显著。网信部门在国家宪法日前后,统一开展“尊宪崇法”重大主题网络法治宣传,大力推进“宪法进网络”,凝聚法治磅礴力量,推动宪法精神充盈网络空间,为弘扬宪法精神注入“最大增量”。各地各网站共推出宪法主题宣传活动3000余场次,宪法精神内容宣传解读网络报道19万篇次,网上点击量达23.5亿次。
三是网络安全普法全面深化。在民法典宣传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以及开学季等重要时间节点,各地各部门广泛发动、积极组织,充分利用网络法治品牌栏目、公众账号等网络阵地,瞄准不同网络受众群体,针对性宣传网络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大力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弘扬网络法治精神,增强网络法治意识。
四是反电信网络诈骗普法有力推进。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联合启动“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通过“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围绕地区、行业、群体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宣传,筛选公布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和典型案例,切实增强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积极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国家反诈中心联合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制作推出《海外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切实提高海外中国公民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