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智能灌溉系统喷洒,贡井区艾叶镇石辊村的一百五十余亩油菜花沿丘陵梯次绽放;修旧如旧的古碉楼,青瓦白墙间嵌入彩色观景平台……

然而几年前,村里还是另一番光景:破败院落影响村容村貌,菜地缺水愁坏乡亲,土路坑洼让运输车“进退两难”……如今,石辊村却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村”,游客来了,产业旺了,村民腰包鼓了!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靠村里“一事一议”的妙招。
修路通水改老院
村民干活不再“打脑壳”
“以前运菜出村,三轮车颠得红苕尖都能跳出来!现在路修好了,我一天能多跑两趟送出去卖!”近日,村民刘伯泉指着家门口新修的碎石生产便道,笑得合不拢嘴。这条80米长的碎石路,串联起村里5处川南老院子,不仅让运输车畅通无阻,还成了游客拍照的“打卡点”。

石辊村的改变,从“解决乡亲们最头疼的事”开始。
2021年春天,村里开了一场“一事一议”大会,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倒苦水:
“90亩菜地浇不上水,种啥亏啥!”
“田埂路太窄,车进不来,菜烂地里!”
村两委当场拍板:先修路,再通水!
说干就干!村里争取到380万元资金,一口气启动12个“微改造”项目:3口百年山坪塘清淤加固,150亩菜地装上智能喷灌,将原先堵路的破院子改成古色古香的川南民居,田埂拓宽铺碎石……

“现在,光是我的运输成本就省了四成!比去年多赚了3万块!”刘伯泉算起账来眉飞色舞。如今,他每天开着三轮车穿过新建的观景平台,还不忘和游客吆喝:“来尝尝咱村的红苕尖哦,鲜嫩得很!”
老碉楼变“金饭碗”
四季都能赚“热闹钱”
石辊村的“美丽生意”,靠的是“把老物件玩出新花样”。
“谁能想到,多年前修的老碉楼成了现在的‘摇钱树’!”站在修缮一新的古碉楼前,石辊村村支书张秀满脸自豪。“今年‘彩色花田摄影季’,我们村里一天涌进了1.5万人,还有63个婚纱摄影团队抢着入驻。”

据悉,村里用“修旧如旧”的手法整治古建筑,同时设计了一条“四季财路”:春天拍油菜花海,夏天采荷挖藕,秋天在盐道古街上演沉浸式戏剧,冬天组织崖墓文化帐篷露营。游客来了有得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卖土货、挣到钱。

“这些蔬菜、水果都是我早上从地里刚采摘的,非常新鲜,味道正宗。”在集中售卖区的小摊前,王大姐一边介绍着自己的土特产,一边麻利为游客装袋。
“赏花季,游客多,新鲜蔬菜比较好卖,每天能收入上百元,”王大姐说,自从来村里赏花的游客越来越多,她便支起了小摊,凭借自家种植的绿色蔬菜,多了一份收入。
更让村民惊喜的是,村里还搞起了“数字孪生”。即将上线的“云上石辊”小程序将实现菜地认养、民俗工匠预约等12项智慧服务,创造了“碎石便道既运农产品又引游客,山坪塘既灌农田又映笑脸”的共生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从“堵心路”到“网红路”,从“破碉楼”到“摄影基地”,从“看天吃饭”到“四季来钱”,村民们用“一事一议”议出了好日子。眼下,石辊村正冲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这座千年古村的振兴故事,才刚刚开始……(李惠玲)
编辑:冷观亮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韩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