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王梓薇

首次电话沟通时,吴某态度敷衍:“我现在忙,中午给你联系”。然而承办法官一直等到次日中午,也没有等到吴某的来电。期间多次给吴某打电话“无法接通”、发微信“无人回复”。面对当事人的消极对抗,承办法官转换思路,连续两天发送微信消息:“逃避解决不了问题,事情总要处理。”
在多次发送微信消息后,吴某打来了语音电话,同意调解。次日调解现场,双方达成“三个月内一次性支付”的调解协议。
“我的案子金额小,被告又爱玩失踪,我都以为没得办法了,没想到法官这么执着。”王某在签收调解书时感慨道。承办法官表示:“案件标的虽小,但关乎群众对司法的信任。每通电话、每条信息都承载着司法为民的初心。”
该案的成功调解,是贡井法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贡井法院通过“关联案件检索+集约送达+云端调解”工作模式,已成功化解多起“失联”案件,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加速抵达。
编辑:张翠娜
责任编辑:郑鑫玉
编审:韩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