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张才 周馨钰 宋姿熠 采访报道
汽车“吭哧、吭哧”地在荣县保华镇青杆坪村的山路上爬行。接近山顶时,记者眼前豁然开朗,只见连绵的果园、波光粼粼的池塘和装着一排排巨大排气扇的现代化养殖场……据同行的保华镇残疾人专职委员李林彩介绍,这些都是青杆坪村九组村民、残疾人胡青贵耗费14年创下的产业,目前累计滚动投入已超过400万元。

时间回到2011年,在广西梧州宝石加工圈内小有名气的胡青贵,因患股骨头坏死(肢体三级残疾)返回家中。旁人眼里的“能人”瞬间从神坛跌落,大家纷纷揣测走路一瘸一拐的胡青贵,后半生再也“爬不起来”。
胡青贵并没有如旁人揣测那样“躺平”。5月12日,他在家中接受自贡融媒记者采访时表示,残疾人也应当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回到家乡的他如鱼得水,广阔天地正好让其大展拳脚,于是便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搞起了家庭种养殖。
“刚开始经验不足,就决定一样养一点试试看。”急于证明自己的胡青贵当时一口气养了好几头牛、十多头母猪、上百头羊,还在屋旁种起了柑橘,林下养了成群的鸡鸭。为了节约成本,他自己动手,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搭建了上百平方米的鹌鹑养殖场。但现实往往很残酷,满怀梦想的他不止一次遭受重挫——曾经眼睁睁地看着上千只兔子在笼子里一个接一个“跳起来叽一声,就不动弹了。”

值得庆幸的是,在各级残联帮扶下,胡青贵没有被厄运打倒。在大刀阔斧砍掉了一些项目之后,他把工作重心放在生猪养殖上,投资建成了面积达两千多平方米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场,年出栏生猪2400头,并在政府牵线搭桥下和龙头企业签订了代养协议,由此很快走出了困境。
“仔猪和饲料都由公司提供,(收入)不受猪肉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胡青贵出示的一份时间为2025年3月的“领款单”显示,该批生猪扣除水电及人工成本净利润近30万元。信心倍增胡青贵干劲更足了,目前他在度佳镇建设的年出栏6000头生猪养殖场即将投入使用,另一个同等规模养殖场正在规划当中。
胡青贵的农场解决了部分当地人就业,目前常年雇佣工人5名(包括两名残疾人)。头脑灵活的他,认为残疾人创业找准“赛道”很重要。“比如养泥鳅就特别适合残疾人,不需要太大的体力,除了喂食不用换水,不用加氧。”胡青贵家门前池塘里的泥鳅两个月后即可上市,预计产量超过两万斤。他表示成功后将面向全体残疾人推广,自己提供种苗和全程技术指导……

“父亲37岁得病,我比他要早上两年。”胡青贵的儿子、35岁的胡玉萄刚刚完成一侧髋关节置换手术,行动全靠腋下的双拐。他告诉记者,得知自己同样患上股骨头坏死后,情绪上并没有太大波动,从小跟着胡青贵在广西梧州长大的他表示:“再难也不能躺平,只有拼命去闯、去干,才能‘逆天改命’,这就是从父亲身上学到的。”
胡青贵的家位于小井沟水库下游,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开一个农家乐,吸引游客前来赏花、采摘、垂钓,品农家美食。在常年同他打交道的李林彩眼里,胡青贵不仅是残疾人创业的代表,也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奋斗者!

编辑:周馨钰
责任编辑:余耀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