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银行不妨多把麻烦留给自己

2025-05-16 17:26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0

分享

图片

最近,银行频频成为热门话题的主角。5月15日,媒体报道“62岁病重老人被要求亲自取钱,在银行办业务时去世”,涉事银行承认了这起死亡事件,警方也发声介入调查。

而就在此前不久,另一个新闻,“为证明我爸是我爸,我将奶奶告上法庭”,一样与银行有关。为了提取、继承父亲生前银行账户内的十多万元存款,北京的张女士经历了证明“我爸是我爸”的种种波折。她耗时一个多月都无法解决,最终只好通过起诉自己相依为命的奶奶,请求法院出具调解书的方式,才获得了父亲的遗产。此事一经曝出,迅速引发全网热议。

图片
湖南株洲重病老人被要求亲自取钱在银行门口去世 网图据极目新闻
一

如果说,“病重老人取款意外去世”事件还有一些疑问有待厘清、一些细节有待确认的话,那么“证明我爸是我爸”一事,事实就非常清楚了。剖析好类似标志性事件,对于更好地理解大众对银行的现实情绪,不无意义。

乍看上去,“证明我爸是我爸”,这似乎又是“证明我是我”的翻版重演,类似的戏剧性案例,此前一再成为网络热点。客观地讲,一些银行出于确保资金安全、规避自身风险的考虑,对于已故亲属账户取款业务,做出一系列限制,比如说要求出具特定“证明材料”,这本身并无不妥。但很现实的问题在于,其中的某些规则细节,是不是必要?有没有优化空间?

二

在现有的规则体系下,对于那些情形简单的已故人银行账户取款申请,银行基本已能高效处理。比如说,登记在同一户口本上的,亲子关系确定的,继承资格明晰的,相关亲属去提取存款,虽然也要交一堆材料,但整体并不是很麻烦。与之相较,真正棘手的,是亲子关系无法直接通过户口本核验的,以及遗产存在多个法定继承人的。最近引发热议的这起个案,恰是属于这类——张女士和奶奶都属法定继承人,在没有交割清楚之前,银行很难响应其中一方的取款申请。

较为复杂的遗产继承类账户提取业务,其实天然伴随着另一种风险,那就是“争产”风波。由此,部分银行表现出了极大的审慎,宁可牺牲“客户便利性”,也要极力避免自己卷入涉讼纠纷。

而需要厘清的是,所谓“审慎”,也可以分为“积极的审慎”和“消极的审慎”。面对难题时,银行除了要求客户要做什么,也应该思考自己能做什么。只是很遗憾,如今一些银行,确乎是“求稳有余,能动不足”,其更擅长的是责任转移、明哲保身,而非多想办法、优化流程。

三

相较于客户个体,银行显然拥有更多的资源,善用这种资源,去核实“亲子关系”之类的客观信息,并不是多难办的事情。至于说存在“多个法定继承人”的情形,银行方面其实也可以通过定制、整合公证服务,提供格式协议,一站式让多个当事人按照意思自治原则书面确认等方式,降低证明材料获取难度、提升账户提取的操作便捷度。凡此种种,并不需要太多额外的成本,只是需要服务意识与统筹安排。

已故亲属账户取款,就算波折些,到最后基本是能取出来的。某些案例中,相关银行也并非有意刁难,只是更习惯把麻烦留给客户罢了。而这,无疑是需要改变,也是可以改变的。

如今,在政务服务领域,“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已然成为惯例。银行作为市场化程度极高的主流金融服务机构,更该尽可能地内部挖潜、倒逼进化,以业务流程的优化真正兑现客户优先的价值承诺。诸如“特殊情况上门服务”“一站式主动核验信息”等等服务,不仅要有,更要做好、做到位。

撰文/ 蒋璟璟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张宏彦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