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四川省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全力打造商业航天创新发展新高地。
商业航天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在绵阳的商业航天产业“图谱”上,上中下游关键的产业节点“星罗棋布”,在多重优势和能量聚合下,一个产业集群正腾“空”而起。
绵阳如何在产业“风口”起舞,抓住商业航天的“黄金机遇期”,角逐太空“大航海时代”?

聚合新优势 锻造“穿云箭”
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发展,在多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成为经济发展重要的新增长引擎。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科技城,绵阳大力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紧盯企业在发展中的各类需求,打造政策支撑体系,进行上中下游关键产业的关键节点布局,基本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产业生态圈正逐渐成势。
在“逐梦”蓝天的旅途中,绵阳起步早、路径实。绵阳是国内率先通过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区域示范验收的城市之一;在神舟系列、嫦娥系列、天问系列和天舟系列上,环行器、隔离器、连接器等多款“绵阳造”器件为载人航天工程保驾护航。

绵阳正以“向天图强”的战略擘画蓝图,探问苍穹。2024年7月,省政府明确绵阳作为全省航空航天产业主要承载地之一。绵阳聚焦大飞机配套、商业航天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系统施策,推进航空航天产业建圈强链。
绵阳天仪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完成从公司成立、融资到卫星研制、发射的“四部曲”。在天仪研究院绵阳测控中心,太空中在轨的数颗商业雷达遥感卫星的轨迹正在大屏幕上实时呈现。
“每当有数据需求的时候,我们就能对卫星进行姿态、轨道控制,从而达到精准干涉,这也是我们的核心技术之一。”绵阳天仪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诚介绍,比如,企业自主研制生产的“涪城一号”SAR卫星具备全天时全天候InSAR干涉成像功能,可以实现对地表毫米级的形变监测,其性能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在全球商业航天竞速进入白热化的2025年,如何打造一个完整的商业航天供应链和产业生态,更是任重道远。据悉,近期,绵阳天仪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卫星即将发射,该公司卫星零部件均是“绵阳造”,实现100%国产自主可控。张诚认为,国家全力支持商业航天产业,国内商业遥感卫星市场在未来也将蓬勃发展。
绵阳正按图索骥、锻长补短,全方位提升商业航天产业链水平。数据显示,目前绵阳通过内培外引已集聚九洲北斗、星际荣耀、绵阳天仪等商业航天产业链重点企业超20家,产业规模近20亿元,绵阳市商业航天集群入选首批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链出新蓝图 “四大件”齐发力
商业航天发展目标不仅是发射更多的火箭和更为密集的卫星组网,更要搭建起覆盖全链条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
在这条新赛道上,绵阳的做法是,本着“要做就做全套”的精神,聚焦“箭、星、器、数”四大核心领域进行产业培育,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不断壮大产业集群,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做大做强。
以“箭”为例,探索太空的旅程中,卫星升空离不开火箭助力。对此,绵阳引进了中国第一家实现火箭入轨的民营公司星际荣耀,成立四川星际荣耀航天动力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星际荣耀”)。
就在上周,星际荣耀完成了一场火箭发动机点火前的模拟演练,为下一步火箭发动机点火试车做足准备。据悉,未来点火试车成功后,其将建成西南地区首个火箭发动机试车台。

(资料图片)
“这里不仅有试车台,还布局了火箭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生产以及火箭发动机总装厂。”星际荣耀副总经理孙澜介绍,整个厂区建成后,将达到年产100台火箭发动机的生产能力,满足装配10台双曲线3号大型运载火箭的飞行需求。
孙澜告诉记者,企业落户四川绵阳后,享受到了省市区给予的配套奖励。此次省上《行动计划》的出台,让企业对未来的发展信心倍增。接下来,将积极与全省商业航天企业对接,拓展上下游产业链,为全省商业航天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聚企成链,聚链成群。绵阳聚焦商业航天等7个特色产业新赛道精准发力,持续强化政策、资金、技术等核心要素支撑,探索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标志性产业链——
◆政策方面,出台《绵阳市推进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设立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基金,制定精准支持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政策;
◆服务方面,绵阳商业航天产业链专班聚焦商业航天产业主攻方向,跟踪研究产业发展情况,深化产业图谱,完善产业规划……

如今,“星”蓝图正在绵阳悄然铺展——
◆聚焦卫星制造领域,提速“绵阳星座”建设,计划年内完成星座组网任务;
◆聚焦卫星发射及地面设备制造,发展火箭整箭制造及相关产业,推进“绵阳造”首台火箭发动机产品年内下线;
◆聚焦卫星应用和太空服务,大力发展卫星数据应用服务,并延链招引一批航天器应用系统建设运营、应用终端设计制造、数据信息服务等领域优质企业。
(视觉绵阳资料图)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