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贡融媒记者 周姝
那便是自贡。

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曾在《沁园春》中描绘自贡彩灯:“一别秦楼,转眼新春,又近放灯。”清道光以后的自贡灯会,场景已蔚为壮观。到20世纪初,逐渐形成提灯会、闹花灯、放天灯与舞龙灯等民俗集大成的灯会。

1987年,第一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经贸交易会成功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的1万多名客商和企业代表。从此,“灯会搭台,经济唱戏”的格局初步形成,自贡灯会从“娱乐型”转轨“经贸型”。


20世纪90年代后期,部分彩灯人自带资金闯入灯展市场并获得成功,带动更多人“下海”办灯会。


2020年,经过新冠肺炎疫情的冷静期思考,面对新情况、新特点,自贡提出以“彩灯+”“+彩灯”“彩灯进家庭进社区”跨界融合发展战略破局,谋求自贡彩灯产业转型升级。
这一年,自贡彩灯成功点亮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一批国际灯展项目相继复展,“中国灯城”拨云见日,愈发璀璨夺目。
2024年出台的《自贡市彩灯文化保护条例》开创全国先河,在技术创新、产权保护、品牌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同时,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形成以彩灯艺术为核心,围绕红色、盐业、恐龙等本地特色文化开展的“彩灯+研学”“彩灯+文创”等模式,多元产业有机融合,让自贡彩灯不断释放活力。

一灯兴百业。

自1990年首次在海外展出以来,自贡彩灯已点亮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座座城市上演“永不落幕的灯会”,5亿多中外观众成为“灯粉”。




“高标准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和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推动‘自贡彩灯·点亮全球’成为国际文化IP。”被写进自贡市政府工作报告,以彩灯产业为重要发力点的“文旅兴市”战略,依然是立足自贡历史方位和现实需要的必然选择。
为了让这盏灯更亮,自贡高质量打造“中华彩灯之城”,推进彩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坚持灯城、灯展、灯业协同发展。

今年4月印发的《自贡彩灯及仿真恐龙制造高质量发展行动工作方案(2025年—2027年)》,更是为彩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方案明确了规划建设彩灯及仿真恐龙制造园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企业梯队培育、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六大主要任务,力争到2027年,全市彩灯及仿真恐龙行业相关综合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

编辑:张翠娜
责任编辑:郑皓匀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