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张才 周馨钰 宋姿熠 采访报道
这家企业就是位于富顺县晨光经济开发区的自贡市众信化工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信公司),主要从事国家电网骨干输变线路绝缘子配件加工制造,是中国制造名片“特高压”的零配件供应商之一。目前,这家获评“四川省助残先进集体”的公司共有员工74人,其中残疾职工32人,占比43.2%。

众信公司早在创办初期(2004年)就和“残疾人”结下不解之缘。据了解,当时众信公司没有自己的厂房,正好遇上了其租用的福光机械厂(社会福利企业)改制、以残疾人为主的大批工人面临下岗。在主管部门劝说下,公司负责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接收了首批残疾职工。
“没想到当年误打误撞结下的缘分,一直延续到了今天。”5月12日,众信公司董事长邹永洪接受自贡融媒记者采访时表示,接触下来才发现残疾职工身上有许多闪光之处,譬如聋哑人大多十分聪明,肢体残疾人除了行为受限其他方面和常人无异;此外他们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因此在工作中特别努力。

回避他们的短处,用好他们的长处。众信公司根据每一名残疾职工的特点安排相应岗位:例如聋哑职工适合噪音较大的冲压车间和打磨车间;一只手的残疾职工安排单手能完成的工作;下肢残疾的职工可以坐着干活,完成分拣和包装工作;智力残疾职工适合打杂以及清扫地面等工作。此外,公司还为残疾职工提供技能培训,使他们都能够胜任自己的岗位。
近年来,众信公司投入真金白银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其目的并非为了裁员、减少人力成本,而是减轻职工(尤其是残疾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效率扩大产能,以增加他们的收入。以钢脚制造整形打磨自动化生产线为例,改造完成后职工(以女性聋哑职工为主)再也不用每天搬运成吨的金属配件,只需在自己的工位上完成打磨即可。

20年过去了,众信公司在“助残”道路上越走越远,前前后后安置了近200名残疾人就业,还在津贴、薪酬、劳动保护、健康关爱、交通出行等方面向残疾职工倾斜并给予照顾。
公司就是残疾职工们的家。众信公司不但做到了同工同酬,还做到了同尊重。来自富顺狮市镇的李兵、李勇两兄弟,因患有智力残疾,加上早年间父母双亡,常年在社会游荡。2010年,他们在当地残疾人专职委员介绍下进入众信公司。
“兄弟俩不识数,拿钱给他们都认不到。”李兵和李勇入职后,众信公司副总经理宋燕就承担起了“母亲”的角色,除了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外,还帮忙“管账”——一个人的工资供日常开支,另一个人的工资存银行。如今兄弟二人存款总额已经超过了10万元,加上公司购买的养老保险,未来的老年生活有了充分保障。
“对他们来说,能养活自己很重要,建立自信心很重要。”邹永洪表示残疾人获得社会认可的愿望十分强烈,如此努力的他们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
编辑:余耀
责任编辑:陈继东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