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漫话节气丨小满,刚刚好的美满

2025-05-21 11:07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0

分享

图片

春已暮,夏初萌。立夏之后十五天,就迎来小满节气。

小满,是农事时令,籽粒将熟,江河渐满;小满,也是许多人的名字,寓意着能像谷物一样坚韧不拔、茁壮成长;小满,更是一种人生哲学,不求太满,小满即圆满。

一

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满,可指籽粒之熟。夏熟作物的籽粒在此时开始灌浆,渐趋饱满,但还只是“将熟未熟”阶段,仍需一些时日才能完全成熟,便是小满。

满,也可指雨水之盈。四川与我国南方地区很多地方都有农谚:“小满不满,干断田坎”,意指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会影响稻谷的生长。

小满有三候:一候苦菜秀。每逢小满时节前后,成都城里的婆婆嬢嬢,一大早带着娃娃,提起竹篮争先走出城,到三五里远的郊外田边地头忙采苦菜,只摘嫩叶,不摘草根,留着茎根可以再重新长出新叶。二候靡草死。喜阴的“靡草”(如荠菜、地肤等柔嫩草本植物)因阳气日盛而逐渐枯萎,反映了阴阳转换的规律。三候麦秋至。北方冬小麦的籽粒开始饱满,南方水稻开始插秧。

无论南北方,正是农忙时。“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田间小麦,水稻插秧,养蚕结茧,农民们此时忙得不亦乐乎。在蜀地之上,也有这样的习俗。四川古称“蜀”“蚕丛之国”,这里桑蚕丝绸业起源最早,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蜀锦更是名扬天下。在小满时节,蜀地上的蚕农们自然要祭祀蚕神,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二

小满是节气与物候的符号,但若只把小满视为自然的时刻表,便辜负了古人赋予小满的哲学意味。中国人的“小满”智慧无处不在。

艺术家通过主动制造“不圆满”,为观者预留想象空间。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仅绘一舟一翁,大片空白却让人感知江天辽阔;再如清代陈曼生创制“却月壶”,故意残缺壶身,以月缺之形引发“月满则亏”的哲思;苏州园林设计中的留白艺术、西湖十景中的“断桥残雪”、越窑青瓷的冰裂纹,皆是在盈缺之间,演绎出独特的美学韵味。

中医则秉持中和之道,寻求身心平衡。在日常生活中,《黄帝内经》云:“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在情志调节上,亦有“喜怒不节则伤脏”的谆谆告诫,强调情绪表达需遵循适度原则,避免过度沉溺或失控。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于过于圆满的事物,常有盛极而衰的担忧。《尚书・大禹谟》中 “满招损,谦受益”的箴言,《红楼梦》里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的喟叹,无不彰显着中庸之道的思想精髓。

过于圆满并非幸事,留有余地,方能行稳致远。

图片
马远《寒江独钓图》 图据央视网
三

巴蜀之地,向来深谙满而未盈的生存智慧。

为人之“小满”,知足常乐。现代人的焦虑往往源于“满负荷”状态:把日程表精确到分钟,把人生目标数字化,将情感关系功利化。四川人闲暇时爱在街头巷尾的茶馆里,一杯盖碗茶几碟瓜子,与熟人“摆龙门阵”(闲聊),在松弛的氛围中放下焦虑,重拾生活实感。接受计划外事件的必然性,允许自己存在“不完美区间”,在“求缺”和“求满”中找到微妙平衡点。

处世之“小满”,张弛有道。两千多年前,李冰父子“乘势利导,因时制宜”,修建都江堰,至今仍在灌溉成都平原,体现了“用而不竭,满而不溢”的智慧;潮流时尚的成都太古里与禅意古朴的大慈寺也能比邻而居,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寻得恰到好处的平衡点,让城市在发展的进程中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与独特的韵味。

千年时光流转,当我们再念“小满”时,听见的不只是布谷催耕、蚕妇煮茧的田园牧歌,更是善用千年文明积淀的生活哲学。

撰文/马晓玉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喻佳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