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四川这对夫妻档“验瓜师” 九年为500万只西瓜做售前“体检”

2025-06-30 19:29 盐边县融媒体中心

0

分享

“这瓜保熟吗?”这句源自电视剧的台词,如今早已成为网络常用梗,被网友们用于各种场景。而对来自攀枝花盐边县的秦川、唐杨夫妇来说,这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专业问题。他们是“验瓜师”,更专业的称呼叫作“西瓜代发”。在瓜农和批发市场之间,他们充当的角色是质检“守门员”,熟到几成?甜度有几分?能不能装车发货?在运输路上可以维持多久?种种问题,经他们手拍听声、眼扫判形,心里便有了谱。入行多年来,按照经手订单的数据记录推算,经他们“体检”过的西瓜至少有500万只……

图片

每一个由秦川、唐杨夫妇检验过的西瓜,至少都要拍2-3遍。上千万次的拍打,拍出了他们在行业内的口碑,也拍出了一条勤劳致富之路。每拍1斤西瓜,到手仅0.02元,然而夫妻日复一日起早贪黑,聚沙成塔,现在二人年收入达40万元。

而这门看家本领,不仅是他们从业多年所形成的专业技能,也是从老家惠民镇带出去的判断力和责任心。

“盐边乡土的判断力”,是技术,也是责任心

秦川第一次意识到“拍瓜”是门技术活,是在十岁那年。

那年夏天,伯父家的西瓜地迎来丰收,产量多,西瓜个头也大。他帮忙去收瓜,一个背篼只放得下两个,背在背上,他小小的身躯几乎要被那重量带得向后倒。然而当他和伯父兴冲冲地把瓜带到了收购点,老板只拍了两下,便把一个大瓜挑了出来,接着继续拍,继续挑……一大半的瓜堆在那儿,被拒收。秦川当时站在一旁,耳朵一阵发烫:“明明瓜都长这么大了,怎么就不行?”后来他才知道,瓜长得大,不代表就成熟了;拍上去没震感的,切开一看,还是白瓤。

从那之后,他开始跟着长辈学经验:怎么托瓜、从哪个角度拍、不同的拍打声分别代表什么、几分熟最适合走货……所有判断,不靠仪器,不看标签,全靠一双手、一对耳朵。

图片

如今,他已经能一耳辨熟度,一手辨甜度——拍上去声音沉厚、回弹感强,是成熟好瓜;若声脆而空,往往是水分不足,或者太生。“最难把握的是八分半熟的瓜”,少一分,瓜太生,到了市场卖不动;多一分,瓜容易裂,很难运输。此外,验瓜时还要看清楚瓜皮纹路的宽窄、颜色的深浅、瓜蒂的蜷曲和干枯程度……

那些让外行人感觉繁琐的细节,却是他烂熟于心的技艺与价值坚守。验瓜时,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步都不可或缺。毕竟,西瓜收购动辄一车几万斤,若混入一个“坏瓜”,途中腐烂,便会殃及整车。

拿在手里的,不仅是西瓜,更是农人一季的辛苦,是一个地方的口碑;带在身上的,不仅是技术,更是老家惠民镇的土地和乡亲们教给他的判断力、责任心。

他们不是在“流动”,而是在“升级”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验瓜并不是按部就班的流水线作业,而是一场需要跨越不同经纬坐标、不同气候区带的时间赛跑。

图片

“哪里有西瓜上市,哪里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秦川、唐杨夫妇和全国各地众多的西瓜收购商有着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在老家惠民镇过完年,邀请他们验瓜的消息便接踵而来。从南往北,随着气温和光照一路攀升,西瓜主产区依次“开门”:海南西瓜从一月开始便陆续上市,待到三四月,两广和云南产区也“瓜熟蒂落”,紧接着是四川、河南、山东、宁夏、甘肃……这些年来,秦川、唐杨夫妇带着来自盐边的判断力,在全国各地的一片片瓜田之间,走出了一条农业技术者的迁徙路径。

惠民镇的西瓜种植历史悠久。双层膜覆盖、稻瓜轮作等种植技术完备成熟,西瓜品质优异,还于2013年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及绿色食品认证,相关产业链也不断发展完备。生于斯长于斯的秦川,也曾是一名地道的盐边瓜农,但因自觉“更擅长拍瓜”,便在九年前向西瓜收购商毛遂自荐,把自己从小到大和惠民西瓜打交道的种种经验运用起来,逐渐成为一名专业“验瓜师”。那些在惠民的田间地头学会的“鉴瓜”技术,和西瓜一样有市场、有出路。

图片

与此同时,秦川、唐杨夫妇也成了西瓜信息的“活枢纽”。哪处品种优、哪里行情俏、何方运输堵,他们心里门儿清。这些年,他们不断将外头的市场风向带回盐边,而盐边农业的发展脉搏,也正与更广阔的市场同频共振。家乡早已告别了信息闭塞、靠天吃饭的旧貌,蜕变为一个由产业升级、技术革新与市场脉搏共同驱动的活力节点。

秦川夫妇从盐边乡村出发,但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而是以专业技能为通行证、以行业一手信息为踏板的新型农业劳动者。他们以手拍瓜,不仅拍出了乡土经验的潜力,更拍出了当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力价值跃升的响亮节拍。 

从田埂出发的人,想回到乡土交卷

面对记者的采访,秦川表现得既谦逊,又有底气:“我也不算专家,我只是看得多。”

这种“多”,在时间上是季节的跨越,在空间上是地域的跳跃,在思维上则是一种从田埂到市场、从土地到品牌的认知拓展。

然而谈到未来的职业规划,他还是想回惠民镇,到时候开一个“拍瓜培训班”。“如果以后真的回去开班了,在第一堂课上我想教给大家的,不是怎么挑瓜,而是怎么对土地更用心。”

这份“用心”,根植于他对故土的深刻理解与骄傲。他熟悉这里的每一段河谷与田埂,也熟悉每一茬瓜的模样和脾性。他深知惠民西瓜“甜度高、口感好”的口碑来之不易,那不仅仅是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所造就的,更是几代人数十年的日夜耕耘、产业技术一次次攻坚突破的成果。他走过很多地方,但依旧认为:“同一个品种,种在惠民,总是更大、更甜。”

忆及家乡那四千多亩蓬勃生长的瓜田,秦川内心涌动着强烈的归属感与自豪。他渴望回归,并非仅仅传授一手拍瓜的技艺,更想将外界淬炼的眼界与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带回乡土源头——助力乡亲们精耕细作,共同守护好“惠民西瓜”这块凝聚着地标荣耀与市场信任的金字招牌,让每一份土地的馈赠,都化为乡亲们口袋里更实在的收获。

图片

6月的一个清晨,秦川发了一条朋友圈:“说实话,这个瓜让我怀疑测糖仪出了问题。糖度15.2,这是我今年开过的最甜的瓜。”他“晒”的是西瓜甜度,也是职业高光,更是自己的热爱。在他朋友圈的配图中,那辆车载着的是一批合格的西瓜,也是从盐边乡土带来的判断力,还有跨越万水千山也始终不曾放下的用心。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韩钰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