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七一特辑】中国共产党在自贡的奋斗历史

2025-07-01 17:09 自贡市委党史研究室

0

分享

千年盐都自贡,一座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城市,党史、革命史资源富有特色。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先后有共产党员恽代英、罗世文、何玉琳等在自贡传播马克思主义,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自贡的第一个地方组织——自流井特别支部委员会建立后,党领导自贡人民走过血雨腥风的新民主主义时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自贡新征程。

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自贡的地方组织从无到有,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古老盐都获得新生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因盐设市的自贡,在近代成为四川重要的井盐生产基地,被誉为“富庶甲于蜀中”,然而,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家的压迫剥削下,广大盐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自贡各界人士举行声势浩大的万人游行示威,开展了以“还我青岛”“反对巴黎条约”为内容的爱国宣传活动。一批自贡热血青年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或投考赴法国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或利用在外地读书放暑假的机会回自贡,传播新文化和新思想。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先后有共产党员恽代英、罗世文、何玉琳等在自贡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思想在自贡传播,以及工人运动的开展,为中共组织在自贡的建立作了思想、组织、干部的准备。

1926年初夏,中共重庆地委先后派共产党员刘远翔、廖恩波来到自贡盐场开展工人运动,筹建党的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组织筹备、发展党员,并经中共重庆地委批准,成立了自贡地区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国共产党自流井特别支部委员会。特支机关设在自流井八店街述善盐业公司。刘远翔任支部书记,廖恩波任组织委员,孔跃三任宣传委员,何玉琳任青年委员,李师古担任支部委员。随后,富顺、荣县地区的党组织也相继成立,从此,中国共产党成为了领导自贡地区革命斗争的核心,自贡历史也由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图片

1926年夏,中共自流井特别支部成立地——自流井八店街述善盐业基地

大革命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自贡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党领导成立了自贡盐工第一个自己的组织——贡井机车工会、自贡总工会,连续开展了大坟堡龙涌井、庆余井罢工斗争,取得了声势浩大的“自贡全体盐业工人总同盟大罢工”斗争的胜利。党领导下的农协会不断建立,先后在农村领导了砸牙行、打米行、反对“牛头捐”的斗争,荣县“八一三”农民武装起义打垮了几十个反动基层政权。党还领导青年学生开展了“非基督教反帝大同盟”等反帝、反军阀的爱国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自贡人民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举行了“自贡市各界人民纪念八·一三抗战周年大会”,发起组织自贡市抗敌歌咏话剧团开展抗日宣传,设立了《新华日报》自贡分销处,自贡盐工响应《新华日报》倡议,捐献飞机打击日寇轰炸,曾先后捐献飞机“盐工号”“盐船号”两架,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自贡人民开展了工人罢工、抗丁抗捐、学生运动等争取民主、反对迫害的斗争;解放前夕,中共自贡地方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的统战工作作用,粉碎了敌特的破坏阴谋,保护了盐场。

1949年12月5日,自贡和平解放,古老盐都获得新生。

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自贡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古老盐都铸就辉煌

自贡和平解放后,自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和建设:逐级建立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开展了征粮剿匪、肃特镇反、抗美援朝;进行了减租退押、清匪反霸和土地制度改革;推动了“三反”“五反”运动,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促进了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在有条不紊接管的同时,中共自贡市委确定了以恢复和发展盐业为中心,认真贯彻党的各项城市经济政策,建设新自贡的方针。自贡盐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50年全市产盐量为12.1万吨,盐税1069.62万元;1952年全市产盐达25.93万吨,盐税2946.35万元,达到了历史最好年份的水准。自贡再次成为了四川省的纳税大户,全市向国家上缴的税款仅次于重庆而高于成都,在四川省名列第二。

从1953年开始,全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时期,自贡的国民经济发展进度快、效益高,各方面比例协调,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有了较快发展,社会安定,治安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1958年2月,中共四川省委首届党代会发出关于“充分利用盐卤、天然气资源,把自贡建设成为化学工业基地”的指示。同月,中共自贡市委向全市人民发出“跨上千里马,奔上化工城”的号召,在三年内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化学工业体系,化学工业产品总吨位达到一百万吨以上。

西南第一家纯碱厂(鸿鹤镇化工厂)于1958年经国家批准建设。不到两年的时间,建成了年产规模8万吨的西南第一座中型纯碱厂,同时还建设了年产3万吨的烧碱装置。这样的建设速度当时在全国是少有的。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全市的3000余名城镇家庭妇女,走出家门加入鸿化厂创业大军的行列。她们奋战4个多月,筑起了自贡火车站到鸿鹤镇1.5公里的公路路基,打通了开发鸿鹤化工厂的道路,为鸿化厂的早日建设投产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此,自贡市委把这条公路命名为“三八路”。

1958年至1960年的三年期间,由于化工城建设,带动了全市工业的发展。196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比1957年增长14.3倍,化工产品由1957年的8种发展到60种,化工产值占盐业(含化工)总产值的比重由1957年的22.46%,提高到1960年的83.89%。至此,化学工业继盐业之后,成为自贡市的又一大支柱产业。

1964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西南三线建设筹备小组成立,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决定,把全川划分为四个片区,重庆、成都、自贡、渡口负责组织各该片区“三线建设”的领导工作。自贡片区(也称自贡地区、川南片区)包括自贡、宜宾、内江三地市。

自贡的三线建设从1964年高压阀门厂试点,1965年全面铺开,到1971年4月自贡市空压机厂正式投产,时间跨度达7年。这期间,全市共接纳内迁工矿企业19家(后因种种原因,1967年空分设备厂离开自贡,迁到简阳),科研机构2家,高等院校1所,共计22家。

图片

1971年9月27日,中共东方锅炉厂首次代表大会会场。

三线建设使自贡市引进了发电锅炉、机床制造、通用设备等机械工业,焊接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硬质合金材料、碳石墨材料等材料工业,锯条、制钉、手电筒小五金制造为主的轻工工业,使自贡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技术和管理力量得到极大加强,开始形成“盐业、化工、机械”三大类支柱产业,以及新材料、小五金等工业产业门类,为自贡市的下一步发展打下了一个更为坚实的基础。

三线建设的开展,大批来自大城市和东部沿海的人员,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还带来了新的观念、思想,对于地处大西南一隅的自贡来说,这些新观念、新思维推动着自贡不断开拓、创新,推动着自贡的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这些都为自贡改革开放的起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自贡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古老盐都焕发青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领导自贡人民推动农村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改革,实行企业扩大自主权试点,率先成为全国首批机构改革试点,率先在全国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革试点,率先被列为全国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以敢闯敢干,在改革开放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得自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综合经济体制改革一马当先。在农村,1977年富顺白庙乡创新探索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办法,为全市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下基础。在城市,1979年,自贡东新电碳厂、鸿鹤化工总厂、硬质合金厂、铸钢厂、电焊条厂、长山盐矿、锯条厂7户企业纳入全省100户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的试点,次年增加到26户。

1986年5月,国务院批准自贡市为全国首批机构改革试点城市,为全国机构改革探索道路。当年8月28日,省委、省政府批转自贡市委、市政府《关于自贡市机构改革试点方案的请示》,赋予自贡市在国家规定的机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实际设置机构的权利。

1987年,自贡被列为全国、全省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并承担了多项全国和省的改革试点任务。自贡长征机床厂等20户企业在全国率先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革试点。是年,全国“股份制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自贡召开。到1992年前后,全市股份制企业及股份合作制企业达到上百户。

1993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提出和抓好以“一水(双溪水库)、一路(内宜高速公路)、一区(汇东新区)”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调一(盐业)、促二(机械、化工)、强三(化纤纺织、新型建材、轻工食品)”的工业发展思路及工业结构调整的“十大工程”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创业经济发展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和实际步骤,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突破。

以1998年市第八次党代会为标志,自贡确立了1998—2002年国民经济跨世纪发展战略,其重点是:夯实三大基础,即夯实农业、城市基础设施、科教三大基础;壮大三大支柱,即壮大机械、化工、大轻工三大支柱产业;培育三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即培育建材房地产、旅游、商贸三个新的经济增长点。2000年,自贡市通过《关于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见》,进一步发展了跨世纪发展战略的相关思路和举措。2011年,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冲击下,自贡工业发展困难较大,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企业运行质量不高,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不强。到1999年初,在自贡市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已有316户企业停产、半停产,形势十分严峻。

为此,省委、省政府于1999年6月25日至26日在自贡召开现场办公会,重点研究国有企业改革脱困和工业经济发展问题。市委、市政府全力打好工业脱困发展攻坚战,期间,还通过“一调三转三减”实现盐业改制脱困。经过艰苦努力,到2002年实现“产值超百亿,利润再翻番”,基本完成脱困目标。

与此同时,全市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1986年,国务院批准自贡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中国第一座专业性恐龙博物馆——四川自贡大山铺恐龙博物馆部分试展,次年建成开馆,为世界三大恐龙博物馆之一。1987年,自贡举办了第一届国际恐龙灯会经贸交易会。自贡籍运动员童玲获世乒赛女单冠军;跳水运动员高敏从1986年到1992年的六年间,获得7枚金牌,为国争光。

图片

1987年1月29日,自贡恐龙博物馆在恐龙遗址现场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团结带领自贡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古老盐都再启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省委新时代治蜀兴川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四个战略”、加快建设“两市两城”,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驰而不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自贡新篇章。

创新驱动战略迈出坚实步伐。自贡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推动产业层次向中高端迈进。先后建成国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59个,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试点园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示范市。人工智能产业列入全省“1+7+1”产业布局,引进落地百度、腾讯、抖音等互联网企业20户,签约九识智能无人车、优必选自贡双总部、乐森机器人生产基地及国内运营中心等项目,成功创建全省首批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截至2024年底,全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级科技进步奖97项,全市拥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417个,其中国家级平台26个,省级平台135个,全市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62.93%,居全省第四、川南第一。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积极构建“2轴4廊”开放大通道,提速建设自贡至泸州港公路、自贡至永川高速公路等对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700亿元,全省首个A1类通用机场自贡凤鸣通用机场建成投运;绵泸、成宜高铁先后建成通车,自贡迈入“双高铁”时代;成自泸赤、乐自等高速公路以及飞龙峡旅游快速通道等国省干线相继建成通车。物流体系全面优化,2024年,首发自贡至莫斯科中欧班列、琅勃拉邦至自贡回程班列,铁海联运等南向班列开行数量居全省第一梯队。获批国家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开通全国首条大型多发无人机跨省物流航线,全年快递业务量突破1亿件大关。

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壮大。2019年以来,自贡全国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获国务院“真抓实干”通报表彰2次,连续三年获评全国优秀。坚持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手抓”,全面推进“工业强市”战略。重点围绕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优势产业,建成中国中化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中航工业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持续打造。1户企业获评全国制造业“单冠”,12户企业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自硬公司入选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2022年,自贡航空产业园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23年,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获评中国先进氟材料示范园。

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新成效。自贡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前瞻谋划“自贡方案”,主动对接成渝双核和川南渝西城市,签订全方位合作协议68个。高质量共建自贡(昆山)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加快建设自贡—綦江产业合作园区等川渝合作园区。公共服务谱写新篇章,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旅融合是地方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推动实施文旅兴市战略,先后出台《自贡市支持文旅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支持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自贡)建设推动彩灯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等政策文件,以高质量发展之姿镌刻文旅名城建设印记。自贡充分发挥独特文旅资源优势,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线路50强;以井盐文化为主题的夜游釜溪项目,入选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项目和省文旅产业新场景典型案例名单;方特恐龙王国入选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

深入推进三大攻坚战。持续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对标全面小康标准,构建“1+3+7+70”作战体系,精准到户开展“百日攻坚”,坚决防止返贫致贫,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市委高度重视健全环境治理体系,全力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自贡,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积极成效。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市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系统谋划一体实施“十大行动”、第一时间发出“七个严禁”公告,在全省率先制定分区分类防控十二大规范,32天确诊病例“清零”,46天所有区县降为低风险区,市疾控中心获全国抗疫先进集体。迎难而上重启抗疫主题灯会,成为全国全省复工复产的标志性事件。

图片

2020年4月30日晚,第二十六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暨2020全民抗疫主题灯会重启开园。

成功创建文明城市。自贡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持之以恒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市民素质持续提升。2020年11月,自贡市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民生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市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化就业优先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市委扎实开展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城市乱象四项治理及“绿化城乡 大美盐都”生态落地等行动,推动历轮中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率达96.96%。同时,市委稳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促进生产生活绿色低碳转型,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形成。

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坚定不移执行中央、省委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采取系列措施强化从严管党治党,全力打好惩贪治腐、正风肃纪攻坚战持久战,努力使全市形成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

百余年征程波澜壮阔,百余年初心历久弥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笃行不息、奋发有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贡力量!

编辑:冯方湲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韩钰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