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小暑公历时间是7月7日。小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同时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终结和未月的开端,它的到来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拉开序幕。在这个时节,人们可以感受到气温逐渐升高,阳光愈发炽烈,一切都在预示着“出梅”入伏的到来,宣告着盛夏的炎炎夏日正式开始。

气候百态
小暑时节,我国气候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此时,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盛夏,气温普遍升高,平均气温可达26℃左右 ,华南低海拔河谷地区更是出现日均气温高于30℃,最高气温高于35℃的情况 ,真正的暑热扑面而来。而且,小暑还是全年降水量最多的节气,各地雷暴天气频繁,常伴有大风、暴雨,有时还会出现冰雹。北方地区雨量增大且集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结束,常进入高温少雨的伏旱期,但小暑若打雷,又可能出现“倒黄梅”现象。在南方沿海地区,小暑时台风活动也较为频繁。同时,小暑的天气变化多端,时而晴空万里,时而大雨倾盆。

传统习俗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小暑形成了许多有趣的习俗。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把新收割的稻谷做成饭,祭祀五谷大神和祖先,还会用新米、新麦制作面饼、面条,与邻里分享,表达对丰收的祈愿 。在北方,有“头伏饺子”的说法,伏日人们食欲不振,饺子开胃解馋 。小暑前后黄鳝最为滋补美味,民间便有小暑吃黄鳝的习惯 。此外,人们还会趁着小暑晴天晾晒衣物、书籍,去除霉味,防止受潮生虫,这就是“晒伏” ;有些地方的人会在小暑乘船游河,消暑作乐 。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韩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