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王亮 王雨爽
长期以来,荣县青阳街道团工委深刻认识到实体化阵地对于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核心枢纽作用,街道团工委将“青年之家”建设作为提升组织力的关键抓手,倾力打造青年“想得到、找得到、靠得住”的温暖家园。

科学布局,织密服务网络。依托街道“邻里亲”党群服务中心核心枢纽,整合优化社区公共空间资源,在青年聚集的社区,打造1个标准化“青年之家”综合体、“红蜂驿站”“春蚕善润”“萤火之光”“青丝路”等4个青年服务品牌和青阳市民公园等5处青年运动场所,构建家门口的服务青年阵地,确保服务触角延伸至青年日常生活的半径之内。
功能集成,优化空间效能。突破传统单一活动空间的限制,紧扣青年成长发展的多元需求,科学规划功能分区。按照“学习提升、交流互动、实践赋能、休闲放松”四大核心模块,精心打造了集阅读学习、创新创业交流、活力释放、志愿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各功能区域布局合理、标识清晰,满足青年多样化场景需求。同时,通过优化管理流程、畅通信息渠道,显著提升了空间预约、活动组织与青年社群交流的便捷性,有效增强了阵地的亲和力与吸引力。
紧扣青年成长发展的核心需求与兴趣爱好,街道团工委以“青年之家”为主阵地,精心策划、精准供给多元化、高品质活动,不断提升服务的针对性与青年获得感。


思想领航,筑牢信仰之基。常态化开展“青阳讲堂”理论宣讲,邀请优秀党员、团干部、先进模范分享故事。深入开展“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学习活动,充分运用“学习强国”“悦度荣县”等平台,推行“互联网+”学习模式,筑牢青年团员意识形态工作的“防火墙”。
赋能成长,助力职业发展。街道团工委积极发挥组织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的作用,做辖区团员、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鼓励机关、村(社区)青年干部上“青阳讲堂”讲学习、谈体会、讲业务、比技能,做好青年干部育苗、墩苗工作,增强青年干部“笔力”“眼力”“脚力”着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实践育人,拓展社会课堂。2021青阳街道作为自贡市首批成立少工委组织的6个试点单位,制定《青阳街道青少年帮扶工作计划》,成立青少年工作领导小组,扎实开展对辖区青少年帮扶行动。通过QQ群、微信群、“青年之声”微博等媒介,组织青年、凝聚青年发挥好青年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
将志愿服务作为引领青年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重要载体和培育时代新人的实践课堂,着力打造专业化、项目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体系。
建强队伍,夯实组织基础。依托“青年之家”平台,广泛动员注册青年志愿者,建立涵盖通用型与专业型的青年志愿服务队6支。开展环境卫生清扫保洁行动达16平方千米。组织社区志愿者为辖区留守儿童开展爱心教育20余场,开展“爱在社区·青春志愿”“廉洁清风进社区·家风家训润童心”“青春青阳·爱心起航”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打造品牌,深化服务内涵。每年寒暑假组织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开展手工制作、知识讲座、书法写作等志愿服务。返乡大学生为辖区30名留守儿童开展“护苗·绿书签”宣教活动,宣讲暑期防溺水、用电安全、暴雨天出行安全及预防校园霸凌知识,提升未成年人对非法有害出版物及信息的鉴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组织“青丝路”微公益理发联盟联合树人小学学生到荣县福利院为老人开展文艺表演和义剪活动,让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文明新风在青阳大地蔚然成风。


融入大局,彰显青年担当。在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大型赛会服务保障、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等关键任务中,迅速组织青年志愿者冲锋在前。在文明创建攻坚期,青年志愿者们化身“文明劝导员”“环境美容师”,深入背街小巷清理卫生死角、规范停车秩序、宣传文明公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阳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编辑:王溢
责任编辑:吉方东
编审:韩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