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签约到落地仅用4个月,政府在场地、租金、设备等方面都给了我们全程支持!”四川牙谷微齿馨口腔门诊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赵的感慨,道出了中国牙谷核心区首家医疗机构——微齿馨口腔门诊的落地速度。近日,这家集“数字化工厂+高端门诊”于一体的口腔诊疗中心启动试运营,每日接诊量持续攀升,不仅为资阳市民带来前沿诊疗体验,更以“前店后厂”模式填补了中国牙谷全产业链中医疗服务板块的空白。
政企协同筑巢引凤:审批提速背后的营商密码
“相比其他园区,这里办证速度快近60%,牙谷的‘一条龙’服务让企业少走了不少弯路。”郑赵在将微齿馨口腔门诊落地中国牙谷的同时,其主导的隐形矫治器生产基地也同步启动建设。他口中的“效率奇迹”,源于资阳高新区“政策+服务”的创新组合拳——通过“厂房即产房”政策提供标准化生产空间,搭配从注册审批到人才供给的全周期服务,实现了“诊疗门诊先行运营、生产基地同步筹备”的高效推进节奏。

据资阳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中心投资促进二科科长吴成良介绍,今年2月,高新区通过“厂房即产房”政策与全周期服务,成功招引天津微齿馨落地隐形矫治器生产基地;仅4个月后,口腔门诊项目便在6月同步启动试运营。“我们不仅提供场地租金补贴,高端诊疗设备也由牙谷统筹配置。”吴成良透露,这种“拎包入驻”模式让企业前期成本大幅降低。
政策红利不止于此。中国牙谷构建的“产学研销医养”生态已吸引143家企业入驻,检验检测联盟将产品注册周期缩短60%,华西口腔临床资源与口腔学院人才供给形成闭环。“旁边就是人才公寓,技师招聘不愁。”郑赵指着正在装修的隐形矫治器工厂表示,待二类注册证获批后,这里将实现“诊所需求直连生产线”,成为西南地区首个门诊与工厂无缝衔接的口腔医疗综合体。

牙谷智造硬核支撑:口腔产品本地化供应与价格“亲民化”实践
“上午备牙,下午就能啃苹果!”微齿馨口腔门诊负责人何洪霞在诊室展示的3D口扫仪正在快速生成患者牙模。诊所内CBCT、显微根管设备等产品均来自牙谷企业,消毒室采用“双传送口无菌流程”,全链条避免交叉感染。这种“顶配”设备矩阵,正是牙谷产业集群的直接赋能——护家卫士的龋齿预防产品、频泰科技的扫描设备等本地耗材,让诊疗成本较市场同类低15%-20%。“我们与牙谷多家企业达成耗材直供合作,等我们自己的工厂开始投产后,患者牙套丢失可当场换新。”何洪霞的介绍揭开了“自产自销”的成本优势——传统翻倍定价的儿童矫治器,在这里实现价格“腰斩”。
全链闭环开启产业新篇:从临床反馈到全球布局
试营业现场,一位佩戴WarmAlign隐形牙套的患者正在复诊。这套由微齿馨自主研发的矫治器,未来将全部由牙谷工厂供应。郑赵透露,企业已规划5年内于川渝、华中开设5-10家连锁门诊,依托“工厂直供+社区诊所”模式下沉三四线市场。“就像口腔诊疗的‘芯片工厂’,我们要让优质医疗资源像流水线一样触达基层。目前,我们正在与华西口腔医院洽谈合作,期望邀请华西口腔专家坐诊,并提供技术支持,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方案,进一步提升微齿馨在口腔医疗领域的技术实力与服务水平。”

这种“医疗服务+制造”的双轮驱动模式,是中国牙谷完善产业链的关键一步。吴成良表示,该门诊的示范效应将推动更多口腔护理、门诊机构入驻,形成“临床反馈-技术迭代-产品升级”的良性循环。目前牙谷电商平台“牙e在线”已覆盖全国80%口腔机构,未来微齿馨的诊疗数据可直接反哺上游研发,助力资阳打造全球口腔产业“第四极”。
从审批提速到技术落地,从产品自研到连锁布局,微齿馨口腔门诊的每一步都踩在中国牙谷产业链完善的节点上,正如郑赵所言:“在这里,我们不仅做门诊,更在搭建一个贯通口腔医疗全产业链的创新平台。”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韩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