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资阳安岳县石羊镇境内的虎头山巅,一位老人经常牵着一条狼狗,在茗山寺外的环形步道转上几圈,仔细检查每一尊摩崖造像是否完好。他,名叫曾祥余,今年76岁。


茗山寺始建于唐代,寺外山崖上现存摩崖造像13窟60多尊,造像多为宋代雕刻,造型高大宏伟,雕刻精美。

“小时候我们就知道山上有很多造像,那会儿似乎比现在更美。”曾祥余回忆,20世纪80年代,他随叔叔上山修缮茗山寺,没想到一来,就再也没有离开。他放弃了外出发展的机会,主动从老一辈人手中接管了守护石刻的重任,“这些都是前辈留下来的宝贝,我有义务保护好它们。”曾祥余说。
曾祥余的家就在茗山寺山下不远,从山下到茗山寺需要爬280多级台阶,最初他每天至少沿着台阶往返三次。2006年,茗山寺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祥余正式成为一名文管员,长期驻守在茗山寺旁的值班室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访茗山寺,曾祥余偶尔会客串“解说员”,给游客们讲述茗山寺和石窟的历史故事。“现在网络太发达了,茗山寺也变得热闹起来。”他表示,自己的心愿就是守护好这些石窟造像,把先辈留下来的遗产好好传承给下一代。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