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周姝

研学团队深入自贡历史文化腹地,深度挖掘“盐龙灯”文化名片历史脉络。探寻盐业文明。走进燊海井景区,体验古法制盐工艺,在盐业历史博物馆深度了解城市历史发展脉络;寻迹盐运古道。走访“中国盐运第一镇”仙市古镇、“盐运古道第一滩”艾叶码头,感受昔日盐运的繁华与市井生活气息,为艺术创作积累素材;溯源灯艺基因。在中国彩灯博物馆,通过唐代“元宵灯市”复原场景追溯自贡彩灯艺术的起源。研究富顺文庙古建色彩体系,探寻其与彩灯艺术配色的潜在关联。在“夜游釜溪”的灯光中,分析现代光影艺术与传统彩灯技艺的融合。
本次研学行动聚焦非遗技艺的传承与演变,邀请到自贡彩灯非遗传承人、海天文化董事兼副总经理万松涛,为大家带来专题讲座“从瓷器捆扎到科技型灯组”,系统解析彩灯工艺演变。理论学习后,学生们在导师指导下,于非遗工坊亲身体验瓷器灯制作,加深对传统技艺的理解。

同时,研学注重连接学界与业界,探讨彩灯艺术的当代发展。师生们深入海天文化设计院及生产基地,全面了解彩灯从策划、设计到制作的全链条生产路径。
在随后的交流座谈会上,央美师生与海天核心高管、资深设计师、美工师,以及活动特邀嘉宾展开深度对话。学界与业界的观点碰撞,深化了大家对彩灯艺术在传承中创新、适应现代审美与市场需求的思考与理解。
记者了解到,研学后期注重将文化感悟转化为艺术实践。师生们进驻海天文化生产基地,从研学前期的采风、调研等认知积累,迈向创作构思及动手制作的实践阶段。

海天文化根据学生艺术方向分为5个小组,每组配备1名资深设计师和1名专业美工师,“双导师+基地工匠”共同护航创作实践,形成“创意+技艺”的支撑体系。学生们在导师引领下,将连日来对盐都文脉、彩灯技艺和产业现状的感悟转化为具体的艺术作品。
编辑:张翠娜
责任编辑:郑皓匀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