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新高考首考开门红!富顺县高考核心指标全线突破 教育强县建设再添力

2025-07-08 18:13 富顺县融媒体中心

0

分享

随着2025年高考成绩揭晓,富顺县以亮眼成绩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教育答卷”。今年,全县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特控上线人数、高分段人数等核心指标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其中普通高考本科上线2987人,比去年增加110人;特控上线1494人,突破1400大关,比去年增加240人;物理类、历史类600分以上特优生360人,比去年增加37人,实现新高考首考开门红,彰显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丰硕成果,为“四川教育强县”战略写下生动注脚。

县委、县政府把教育作为重要民生工程,2016年提出建设“川南教育强县”目标,2021年升级建设“四川教育强县”,举全县之力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大抓教育、大办教育氛围不断浓厚。

面对四川省高考综合改革的挑战,全县教育系统坚持“未雨绸缪、系统应对”的工作思路,从政策宣传、教学管理、师资培训、生涯规划等多维度协同发力,为改革平稳落地筑牢根基。为此,富顺县精准把握改革核心需求,聚焦“管理提效、教学提质、备考提能”三大目标,以提升高中教育管理效能为突破口,打出系列“组合拳”,针对性开展为期四天的新高考改革专题培训,通过名校高考备考经验的深度分享,不仅为全县高中教育管理干部、骨干教师开拓了视野、厘清了思路,更让一线教育工作者对改革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应对挑战的心态更加从容、行动更有章法。

在夯实管理基础的同时,富顺县创新构建“云端+实地”双线备考模式,根据学生实际与任课教师组建导师小分队,精准对接学生个性化需求,寒假期间小分队为学生搭建在线答疑、分层作业定制、家校协同督导3大平台,满意度达90%以上。组织教师开展家访,建立“一生一策”成长档案。今年以来,6所普通高中共建立学生成长跟踪档案3000余份,真正实现了从“经验备考”到“精准育人”的转变。从课堂到考场,从数据到口碑,富顺县用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诠释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初心。这片热土上,如今,教育正从“有学上”迈入“上好学”,不仅成为推动共同富裕、激发城市活力的最强引擎,更以优质均衡的发展态势,为县域高质量发展书写着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教育事关发展之本、和谐之要、民生之基。富顺县坚持系统谋划、夯实教育根基,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顶层设计上,富顺县将义务教育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出台《富顺县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工作方案》等5份重要文件,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组,协调解决校舍用地、教师编制等问题,为教育发展破除瓶颈。在教育改革中,富顺县紧扣“五育并举”核心目标,构建“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教融合、美育熏陶、劳育赋能”育人体系,推动素质教育从“软要求”向“硬指标”落地,为学生成长厚植多元发展沃土。

针对特殊群体需求,富顺县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立体化关爱体系,压实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责任链条,每年组织县级“家乡送你上大学”“家乡助你上大学”“关爱慰问儿童”等活动,细化兜底保障、监护干预、教育帮扶等26项具体举措,确保关爱服务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富顺县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统筹调剂师资配备、教学资源等核心要素,组建紧密融合型、协作帮扶型、区域合作型、强强联合型“四型教育集团”30个,有效缩小城乡校际差距,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加速迈进。实施富顺二中改扩建等重大教育项目133个,新(改、扩)建校舍60万m²,新增学位1.5万个。先后完成安和实验学校、富顺一中等学校信息化配备、智慧校园升级改造项目,完成10所中考学校标准化考点建设,实施45所农村学校智能灯光改造,建成13所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富顺县以高考成绩的历史性突破为新起点,正以“四川教育强县” 建设为抓手,持续深耕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沃土。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从“经验备考”到“精准育人”,富顺教育以设施筑基、以人才赋能、以改革破局,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征程中,正书写更多关于成长与希望的时代答卷。(刘瑞)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张宏彦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