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乡村行 看振兴】荣县:以全域旅游为纸,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

2025-07-09 10:58 荣县融媒体中心

0

分享

春茶飘香、夏夜欢歌、秋果满枝、冬韵悠长——在川南腹地,荣县正以“荣州四韵”为笔,以全域旅游为纸,描绘出一幅“四季皆景、全域可游”的文旅融合新画卷。这座“千年古县”通过创新打造“探春之美、得夏之趣、感秋之韵、寻冬之味”的四季文旅品牌,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上半年,全县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超51万人次。

春之章:茶山美学激活“绿色经济”

三月,来牟镇一洞桥村的万亩茶园,宛如奏响一曲生动的“春之圆舞曲”。荣县第十六届茶旅风情季活动以“田园荣州·茶韵来牟”为主题,创新推出各色体验矩阵:春茶交易会上茶商云集,采茶技能大赛中巧手如飞,茶山足球赛现场呐喊声震天,更有茶山摄影、茶山坝坝宴等新颖场景,成功吸引近5万游客前来打卡。

在铁厂镇石笋沟景区,连绵不绝的茶园里,身背竹篓的“小茶人”们穿梭于茶树间,观察茶叶的生态习性,学习如何采摘鲜嫩的茶芽……采茶季节,铁厂镇石笋沟、来牟镇一洞桥茶文化旅游景区等地,研学团纷至沓来,只为这一山青绿。荣县依托优质茶叶基地和传统手工制茶技艺,让从县内外各学校慕名前来研学的孩子们“研”有所得、“学”有所获。

“此外,我们还培育了‘行走在玉章故里的思政课’等研学品牌,做实玉章红色研学教育基地,成功申报荣县吴玉章故居陈列馆为‘自贡市科普基地’。”荣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县研学旅游基地接待研学游达2.3万人次,带动研学收入超128万元。

     夏之韵:杨梅与“村摇”带火乡村游

     6月,杨梅成熟季。荣县度佳镇白坡村的杨梅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杨梅树郁郁葱葱,枝头缀满了一颗颗饱满圆润、色泽诱人的“红宝石”与“黑珍珠”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好吃嘴”。凭借着多年积攒下来的良好口碑,位于白坡村的2000亩杨梅已成为荣县一张叫得响的金字招牌。随着“梅莓相伴·香甜一夏”荣县度佳镇第五届杨梅文旅季活动的甜蜜开启更是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慕名前来采摘、游玩。

     夏至时节,保华镇牌坊石开启了一场山野狂欢。本土乐队以摇滚与民谣交织碰撞,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村摇”音乐季。两场精彩演出,吸引6000余名游客共赴这场星空下的音乐盛宴。活动现场,冷吃兔、麻辣小龙虾等特色美食摊位前大排长龙。25万元的现场消费额中,近半数流入村集体经济账户。保华镇党委负责人表示:“‘村摇’用音乐为媒,真正盘活了山水资源与集体力量。这证明‘文旅引流、消费助农’的创新模式是可持续的。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村村联动’机制,优化活动体验,将‘村摇’打造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文旅IP,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村民,走稳走实文旅兴村之路。”

    据悉,为进一步激发全县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活力,荣县了印发《荣县2025年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总体方案》和《2025年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方案》,通过“文旅活动+乡村旅游”组合拳,不断扩大客源市场,吸引外地游客,带动本地农民发展观光园、采摘园、民宿等,以节促销激发乡村旅游消费潜力。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活动举办地特色农产品销售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25%。

   全域图:四线串联勾勒“古今辉映”

上午:走近世界第一大释迦牟尼佛—荣县大佛,逐层登楼,近距离观赏大佛的伟岸雄姿;走进辛亥首义荣县军政府旧址,感受荣县人民除旧布新、敢为人先的精神。下午:在荣县土陶创意园,鉴赏土陶非遗技艺,体验“会呼吸的陶”;再到4A级旅游景区玉章故里,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驱……

今年,荣县深入挖掘乡村旅游点独特的旅游价值,精心规划推出的“漫游古县·陶你喜欢”“漫步绿道·与你作伴”“漫韵茶乡·你醉芬芳”“漫行探秘·徒你舒心”4条旅游主题路线,满足不同层级游客需求,不断丰富旅游供给服务。截至目前,全县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51.9741万人次。

   “我们正着力构建‘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爆点’的全域旅游格局,致力于让茶山变景区、农房变民宿、农产品变旅游商品。”荣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耕“文旅+”融合,围绕丰富业态供给、丰富节庆活动、优化公共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

打造消费热点,释放经济新动能。(丁文君/图文)

编辑:冯方湲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张宏彦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