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荣县乐德镇:红土地上的“椒”傲与“粮”策 复合种植铺就富民路

2025-07-09 14:08

0

分享

徐振宇 自贡融媒记者 何艳 张良轶

盛夏时节,自贡市荣县乐德镇的红土地上一派生机盎然。太平村的田垄间,红沙土壤孕育的小米辣挂满枝头,红的似火、绿的如翠,农户们正忙着采摘头茬辣椒。不远处的玉米地里,大豆藤蔓顺着玉米秆攀爬,构成“玉米+大豆+辣椒”套作的立体图景。这片以“最美红土地”闻名的乡村,正以“粮经复合”的智慧,书写着“一亩地挣出两份钱”的富民故事。

1.jpg
红土育“椒” 从田间到餐桌的品质密码

“我们这红沙土壤透气性好、矿物质丰富,种出来的小米辣肉厚、味浓,辣度正合适!”太平村党支部书记贺胜财蹲在自家30亩辣椒地旁,随手摘下一颗红透的小米辣。作为当地种植大户,他这两年引进的新品种让亩产提升20%,“从5月到10月能收五茬,批发商天天上门等货,根本不愁卖。”

3.jpg

乐德镇种辣椒已有20多年历史,红沙土壤赋予的独特品质,让这里的辣椒成为市场“香饽饽”。在筲箕嘴村的食品加工厂里,工人正将新鲜条椒倒入大铁锅煸炒,糊香四溢。“乐德辣椒的辣度‘温柔’得刚好,做成辣椒酱后,北京、上海的订单排到了下个月。”企业负责人邱黄美笑着说,工厂不仅消化本地500多亩条椒,还带动40多名村民务工,65岁的胡泽琼就是受益者:“自家1亩辣椒年收入万把块,在厂里打工每月还有600多,日子踏实!”

2.jpg

目前,乐德镇5个重点村的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日均外销3000吨,批发价最高达6元/斤,预计今年总产值1.5亿元。从散户种植到企业深加工,“乐德小辣椒”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粮经套作 一亩地长出“千斤粮万元钱”

在天宫庙村的示范田里,“辣椒+玉米+大豆”的套作模式藏着“增收密码”:1.5米宽的田垄上,两行辣椒间距间种着玉米,空行里又套种夏大豆。“玉米不耽误,还多收一季大豆和辣椒,一亩地比单种玉米多挣5000块!”种植户李大哥算起账来喜滋滋。 

4.jpg

这是乐德镇推广粮经复合种植的缩影。针对7.287万亩耕地,该镇探索出“菜豆+玉米+夏大豆+秋菜”“高粱套辣椒+秋马铃薯”等多种模式。在“豆-玉-豆”模式田块,2月种鲜食菜豆,3月播玉米,4月收完菜豆再种夏大豆,秋收后加种一茬秋菜,亩产玉米500公斤的同时,年总产值超7000元;而“玉米套辣椒+马铃薯”模式更厉害,年产粮超千斤,总产值突破万元。

“既要保住‘粮袋子’,也要鼓起‘钱袋子’。”乐德镇副镇长史楚华介绍,全镇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1.58万亩,总产6.99万吨,通过复合种植,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土地效益提升40%以上。如今,121个家庭农场、18个合作社带头推广技术,德康、海牧等企业还提供种苗和销路,形成“农户+合作社+企业”的闭环。

多方助力 红土地上的共富图景

“以前种啥都凭经验,现在有专家手把手教!”筲箕嘴村村民王大姐说,市农科院的专家每月都来指导辣椒病虫害防治,四川农业大学的团队还帮着改良大豆品种。近年来,乐德镇与多所院校合作,建成5个试验示范基地,专家团队的“田间课堂”让农户们底气十足。

5.jpg

党员干部也成了产业发展的“助推器”。辣椒采收旺季,镇上200多名党员志愿者分片包户,帮农户抢收、打包;为解决运输难题,镇里新修了15公里产业路,灌溉水渠延伸到每块田垄。“下一步,我们要把加工厂纳入和美乡村规划,再建一个辣椒交易市场,让‘乐德红’走得更远。”史楚华说。

从红土地里的辣椒红,到田垄间的“粮经绿”,乐德镇用智慧耕种着希望。这里的故事,是四川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在守护好粮食安全的根基上,让每一寸土地都迸发富民的活力。

编辑:李冉

责任编辑:陈祺

编审:张宏彦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