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8时20分,泸州市泸县中医医院门诊部二楼八诊室,一名黑色皮肤、穿着白大褂、戴着眼镜的“洋中医”正在给患者郭纯梅诊脉。一边诊脉,他一边用流利的普通话与郭纯梅交流。“你这情况不能吃阿胶。”“看直播买的?信主播不信医生?”他不仅能说普通话,还听得懂四川话,医患交流毫无障碍。一番望闻问切之后,“洋中医”在一张白纸上写下汉字处方。
这名“洋中医”名叫迪亚拉,非洲马里人,我国首位获得中医博士学位及博士后的外籍人士。一般情况下,居住在成都的迪亚拉每月都会来泸县中医医院出诊一次,有时是在医院坐诊、有时是进社区义诊。不仅泸县中医医院所在地云锦镇的当地人,古蔺、叙永以及重庆永川等地的患者也会专门挂他的号。

“一个月不见,就会有点想他”
郭纯梅第一次找迪亚拉看病是在2022年,当时她脸和脖子上长痘,吃了许多药但效果不好。结果迪亚拉给她开了1个方子,药到病除。自那以后,郭纯梅就非常信任迪亚拉的医术,“只要我在老家,遇到他出诊,需要去看病时就会努力去挂他的号”。郭纯梅是泸县百和镇人,在福建省厦门市务工,这次回乡是因为脚扭伤七八个月了一直没好。她说迪亚拉平易近人、替患者着想;医术也好,看病很细致、用药很准确。
在郭纯梅接受诊断时,雷远萍守在诊室门口。她有些好奇:“一个外国人能成中医博士?”当日一早,她从立石镇带13岁女儿坐大巴车赶过来看病。同样是第一次挂迪亚拉号的郑登巧则并不疑惑,她认为:“一个外国人能拿到中医博士学位,这就说明了他很厉害。”云锦人彭栋远次次没错过迪亚拉的到来,“找他开药调理脾胃”。不过迪亚拉并不是固定1个月来一次,事情多的时候他得一个多月才能来一次。每当这个时候,彭栋远就会念叨“迪博士咋还没来?一个月不见,就会有点想他。”

迪亚拉与泸县中医医院结缘是在2017年。他跑过我国300多家县级中医医院,只有2家县中医医院设在镇上。而他知道泸县中医医院,是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求学时,经常一起打球的一位同学是泸县人。迪亚拉说:“我觉得泸县的中医发展很有潜力。来泸县时,当时泸县的中医水平相比成都要落后许多,所以就想通过坐诊、义诊、会诊交流等方式,带动泸县中医的发展。”同时,迪亚拉表示,来泸县出诊,不仅带来了他的知识和技术,也从泸县的医生这里学到了不少,“中医也是要一辈子学习的,我们建立了良好的互鉴机制”。
“这个黑人中医要得”
迪亚拉擅长诊治脾胃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不孕不育、闭经、月经不调,以及其他疑难杂症等。“针药并用”是他的绝活,即应用中药结合中医外治法治未病、亚健康调理和治疗各种疾病、用子午流注针法治疗各种疾病等。当日,他的号只有8个,因为他还有义诊的日程。
在云锦镇烟霞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0多位居民端着塑料独凳,早早候在中心前的坝子里。人群前方摆了一张条桌,上面放了个座牌,写着“迪亚拉”三个字。“等哈要问下咋个降血压。”“我想找他开副药。”“中医能控制血糖升高不?”等候的时间里,居民们七嘴八舌地交流着。泸县中医医院到这里只需步行5分钟。9时40分,有人看见迪亚拉远远走来,喊道:“来了来了,大家都坐好。”

迪亚拉就座后,看到来的居民大多是中老年人,当即决定先给大家讲讲中老年人的养生之道。“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什么问题?”“对,心血管疾病。”“你们知道人的心脏对应哪些经络吗?”“没事就推一推这个位置,对心脏好。”迪亚拉一边讲解,一边挽起袖子、叫上一位居民做示范。“这个黑人中医要得,讲得很清楚。”迪亚拉的讲解获得一片掌声。之后义诊开始,大家有序排队、安静等待。
“中医的发展前景广阔”
1986年,迪亚拉开始在中国学习中医。他说一开始是奔着学西医来的中国,但是又觉得既然来中国为啥不学中医呢?加之我国医疗队很早就在非洲运用中医为当地人治病,迪亚拉在马里也见过,于是最后决定学中医。1986年,他进入广州中医学院攻读本科学位,1994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1997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2年进入了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开展临床科研研究……没想到一学40多年,迪亚拉不仅中医学有所成,还在成都娶妻生子,在四川、云南等地工作、从事临床工作和公益慈善事业,担任起中医药国际教育大使、“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大使、马里鲁班工坊项目中医部分主任的职责。
其实,迪亚拉毕业后在医院坐诊时,患者并不认可这位“洋中医”,看到坐诊的医生是位“老外”,患者都是转身就走。好在迪亚拉学有所成,慢慢地,患者们也认可了他。在中国学中医、行医,迪亚拉收获了很多荣誉:不仅获得“昆明好人”“中华慈善奖”,2013年获评CCTV年度慈善人物、2016年获评中非建交60周年60位杰出贡献人物、2017年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迪亚拉说,他肩负中医国际化传播的责任,每两个月都会回一趟非洲,开展的工作包括医药培训、学历教育、医疗机构建设等;同时,也会把非洲一些传统药、植物药等资源带回中国,与中医相结合进行研究,目前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他说,泸县的中医药资源很好,包括一些中药材都很不错,希望将来泸县能和全球传统医学研究院建立交流机制,将泸县中医医院的特色诊疗和泸县的特色药源传播出去,助力中医药发扬光大。
迪亚拉说,中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正不断扩大,“中医的发展前景广阔”。尤其在非洲,中医传播已经非常广泛,中国医疗队在非洲行医60多年,帮助老百姓解除病痛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再者,非洲也有传统医药,比如植物药,与中医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可以互相借鉴、共同进步。迪亚拉说,在非洲的主流医学是传统医药,并非西医,他非常看好中医在非洲的发展,“我希望通过我的不断努力,让中国与马里、与非洲的医药交流桥梁更加牢固。”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