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南充市蓬安县果蔬成熟好时节。果园内,沉甸甸的香桃缀满枝头,红红绿绿的李子晶莹剔透;菜园里,西红柿、丝瓜、南瓜等各类蔬菜鲜嫩水灵。田间地头,农户们正忙着采摘,一派丰收景象。
近年来,蓬安县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农业产业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因地制宜发展优质果蔬产业,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产业布局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7月8日,蓬安县金溪镇马家桥村、沈家坝村等地,成片的果树青翠欲滴,有机蔬菜长势喜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近年来,金溪镇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果蔬产业,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拓宽了当地群众的增收渠道。
“以产业培育、品牌创建、人才建设三大举措为抓手,加快果蔬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打响绿色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金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强化产业培育“提产量”,在紫石坝村的河滩规模化种植有机蔬菜,在金周路沿线发展水果产业,利用区位优势在沈家坝村打造休闲农业示范点,促进三产融合;强化品牌建设“创特色”,注册“康田良菜”商标,并与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签订供销合同,提升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强化人才建设“提质量”,依托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平台,每年开展绿色种植、质量安全、农村电商等培训,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经营,提升农产品质量。
在产业发展中,蓬安县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科学制定果蔬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在嘉陵江沿江片区及周边乡镇建起柑橘水果核心基地,在锦屏中坝片区、利溪三坝片区建设万亩萝卜生产基地,在巨龙、罗家、利溪一线建设莲藕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其他乡镇发展绿色优质农业。
蓬安县还在各大果蔬种植基地推广使用旋耕机、播种机、采摘机等农业机械。在锦屏中坝片区的萝卜生产基地,以往需要几十人忙碌几天才能完成的播种工作,现在使用播种机一天就能完成50亩地的播种任务,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率。
为提升果蔬产业的科技含量,蓬安县还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与省市农科院联合成立专家工作站,邀请专家定期前来开展病虫害防治、新品种培育、新品种推广应用、品牌创建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在宽敞沟村桃李产业园、塔子山柑橘产业园、中坝蔬菜种植基地等果蔬园区,通过智能化灌溉系统、病虫害监测平台等科技手段,实现了产业园的智能化管理,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果品质量。同时,积极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不断优化果蔬品种结构,提高果蔬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经营模式 规模种植利益联结
眼下正是丝瓜上市的季节。近日,记者走进河舒镇柳滩社区蔬菜种植基地,只见丝瓜缀满枝头,10余名村民躬身于藤架之间采摘丝瓜。这些清晨采摘的鲜货经分拣打包,当日便能送达成都、重庆、南充等地的商超。
为破解传统种植“小散弱”难题,当地以机制创新激活产业潜能,河舒镇柳滩社区、中嘴村与多家农业专业合作社签订协议,由合作社统管蔬菜种植标准、品牌营销与渠道对接。这一模式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村民既可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收益,又能在家门口转型为“产业工人”。
河舒镇蔬菜产业发展只是蓬安发展果蔬产业、实现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在蓬安,从事果蔬种植的专合社有上百家。
新园乡宽敞沟村桃李产业园通过土地流转保基本、园区务工挣工资、资金入股分红利、返租倒包创财富等方式,带动当地2000余人就业。村民雷建琼告诉记者:“一天能有200元收入,还能照顾家,不比在外打工差。”
为解决果蔬产业发展中的土地分散、经营规模小等问题,蓬安县积极创新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方式,引导土地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实现规模化经营。在徐家镇蓬池坝村,合作社与当地村民签订蔬菜种植协议,流转土地200余亩,规模发展蔬菜产业。
同时,蓬安县还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加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南充佳美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与当地果蔬种植基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带动农户发展果蔬种植,同时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此外,蓬安县注重品牌建设,加快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提升蓬安果蔬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目前,该县已获多个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如“中坝萝卜”“蓬安锦橙100号”“相如李”“文君桃”等,品牌效应逐渐显现,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融合发展 做大“花果经济”搭建电商平台
近年来,蓬安县将果蔬产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打造了一批农旅融合示范点,推出了“春赏花、夏采果”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采摘,促进了农民增收。
当下,蓬安新园乡桃李进入成熟期,远近游客和客商相约桃园,品尝、采摘、收购,共享甜蜜时光。
“每年3月,李花、桃花吸引游客前来赏花踏青;6月桃李成熟,客商游人来体验采摘乐趣,‘花果经济’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新园乡宽敞沟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从桃李产业园建成后,仅观光旅游这一项,就让全村老百姓每年户均增收2000多元。园区还建起了桃李果品交易长廊、桃李初加工基地综合体、农商旅体验园等,进一步丰富了旅游元素,提升了旅游品质。
同时,蓬安县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商,依托县级农村电子商务运用服务中心和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在现代农业园区、涉农龙头企业开展“互联网+”试点示范,依托抖音、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促进跨区域、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拓宽果蔬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以往是等客上门,如今靠直播让桃李乘‘网络快车’远销各地。”四川省红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东明说,最近通过直播引流,每天能卖出1500公斤。
蓬安县还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果蔬产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如今,蓬安县以果蔬产业为突破口,坚持产业优先、创新经营模式、聚焦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蓬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在蓬安的广袤田野,果蔬飘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