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自贡曲艺省赛“黑马”之路 背后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努力?

2025-07-10 21:14 自贡网

0

分享

文化自信.jpg

自贡融媒记者 周姝

近日,四川省第七届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圆满落幕。自贡市歌舞曲艺演艺有限责任公司选送的四川盘子《春风送暖》、四川竹琴《寻味》、四川清音《话到嘴边》、快板书《还我卢德铭》4件曲艺作品全部荣获三等奖。这一佳绩成为自贡曲艺发展历程中的“高光时刻”,为自贡文艺界注入一股强劲活力与信心。
新秀登台:青春力量 注入曲艺新活力
“公司曲艺队15名演员站上了本次比赛的舞台,最多的五名演员参加了三个节目。”中国曲协会员、市曲协主席、市歌舞曲艺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林萍告诉记者,这支队伍里既有20岁出头的青年才俊,朝气蓬勃、充满冲劲,为自贡曲艺带来新鲜面孔和无限创意;也有仅学习曲艺半年多时间的“新手”,怀揣着对曲艺的热爱与憧憬,勇敢地踏上省级大赛的舞台。这些年轻演员们就像一股清泉,为自贡曲艺注入新的血液,让其焕发出勃勃生机。
话到嘴边.png
老将“转型”:幕后耕耘 引领曲艺新方向
一级演员、公司曲艺队队员缪德龙从艺已有28年之久。他主演、主创过无数讲述自贡文化的曲艺节目,且屡获国家级、省级大奖,并始终坚持走进学校、社区、乡镇,为百姓唱戏、为人民放歌。然而在本次比赛中,他却走下舞台,“变身”为盘子《春风送暖》、竹琴《寻味》的导演。
微信图片_2025-07-10_202513_673.jpg
这一转变并非偶然,而是缪德龙对自贡曲艺传承与发展深思熟虑后的选择。曲艺是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传统艺术,如何让它在新时代里闪耀光芒?成为缪德龙努力探索的课题。

创作于2024年的竹琴《寻味》,曾入选第十九届马街书会优秀曲艺节目网络展播。
0f08f537e899cc74991d8175d2c6b0ee.png
“我们的曲艺作品往往偏舞蹈化,缺乏故事感。”在一场四川曲艺培训活动中,缪德龙受到了启发,随即对《寻味》进行再次打磨,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增加了椅子这一道具,既有说又有唱,还融入情景表演,对曲调也进行了创新。此举让观众眼前一亮,原来竹琴也可以婉转动听、娓娓道来,紧贴时代诉说身边的人和事。
4c8320b106f5fdd1f4aa5937f3862f5f.png
由于四川没有专门的曲艺学校,曲艺队里的演员们多是由声乐演员“转型”而来。但曲艺是一门“说在前,唱在后”的艺术,为此,从今年初起,缪德龙就带领12名演员一字一句地“抠”唱腔。

传统的四川盘子多由女演员来表演,而在四川盘子《春风送暖》中,则有8名男女用新颖的形式讲起社区中发生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50710202523_31.jpg
提到四川盘子,很多人会问“四川盘子”是什么。它可不是吃饭的盘子,而是四川的一个曲艺种类,以两支竹筷敲击瓷盘击节而得名。其在表演演唱时无伴奏,主要是自敲瓷盘,所唱的曲调多为民间小曲,也吸收了部分四川清音的曲牌。曲目都是短段,有讲唱故事,也有抒情小段。

其中,4名男演员全是第一次接触四川盘子,仅有不到半年的学习、排练时间。于是,缪德龙带领大家加班加点练习。在其他空闲时间,演员们也会见缝插针,挤出时间来练。“当然,这些还不算什么,最开始练的时候,因为不够熟悉,盘子都摔烂了十几个。”缪德龙说。

就在比赛前一天,缪德龙还在反复思考《春风送暖》中的细节。“有一处单人演唱的、难度较大的唱段。在比赛当天,我临时把这里改为了8人一起完成,结果不仅顺利完成了,也更有气氛。”
春风送暖.png
比赛中,演员们手持瓷盘、筷子,边敲边唱、身段灵动,将和谐社区互敬互爱的故事娓娓道来。唱词通俗押韵,朗朗上口。唱腔设计既保留传统韵味,又融入现代音乐元素,旋律优美流畅。
曲艺现状:挑战与机遇并存
自2014年起,自贡重拾曲艺,现在约有竹琴、金钱板、谐剧、相声、评书、莲厢、盘子等十来个曲种能够登台。特别是2018年以来,自贡市歌舞曲艺演艺公司着力打造“一路芬芳”曲艺品牌,每年推出一台高品质曲艺晚会,并走进学校巡演。
微信图片_20240925115743.jpg
曲艺是一条酸甜与苦辣交融的艺术之路。目前,自贡曲艺还面临着创作人才少、没有曲艺乐队、演员“单打独斗”能力有差距等问题。
微信图片_20240925115725.jpg
自贡市歌舞曲艺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曲艺这行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所谓传承,不仅是自身要守住那份初心,还要把多年心得传授给年轻一代。”这正是缪德龙一直在坚守与努力的方向。

编辑:郑皓匀

责任编辑:张翠娜

编审:张宏彦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