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陈凡逸
在方特恐龙王国聆听远古生命的回响,在千年盐井天车下触摸工业文明的脉搏,在彩灯基地里解读非遗传承的匠心,在航空产业园感知科技赋能带来的发展成果……自贡正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城市名片,积极发展研学旅游,让“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互交融,为青少年铺设一条融合知识探索与实践成长的研学“新赛道”。
近年来,研学旅游作为“行走的课堂”持续升温,逐步发展成以中小学生为重点、青少年为主体、全龄段人群广泛参与的社会教育活动。

燊海井体验古法制盐工艺,仙市古镇、艾叶码头感受市井气息,聆听自贡彩灯非遗传承人讲座……7月7日,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的20名师生结束了在自贡的研学旅程。“7天时间里,师生们通过采风调研、交流探讨、技艺实践等,深入自贡这片非遗沃土,在自贡的文化基底之上碰撞创新,为国家级非遗自贡彩灯注入年轻动能。”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陈晔说。
离开自贡前,实践学生轮流展示了研学成果。奇思妙想的设计手稿、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语汇的作品雏形,成为全场焦点。“小组导师带我们去看了艾叶滩盐运码头,了解到在自贡盐业运输中起过重要作用的歪脖子船,我由此有了灵感创作作品《顺水巡舟》。”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大二学生王嘉瑜分享道。

7月5日,2025“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自贡营来到富顺县,感受“千年古县、才子之乡、豆花之城”的历史文化底蕴。“正衣冠,行祭拜礼!”营员们穿戴汉服,来到富顺文庙行及冠礼,祭拜先贤。随着庄严的鼓声响起,青少年们拱手作揖,通过这样身临其境的方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和儒家文化的源远流长。

营员们还前往了狮市镇马安农场,体验豆花制作流程,并通过分组搭档推石磨、起锅熬煮、现磨豆浆、私人定制豆花蘸水等深度体验豆花制作工艺,领略自贡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来自瑞典的华裔青少年王汉超表示,“此次研学夏令营,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收获了对文化‘寻根’的探知和认同。”
近年来,我市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研学旅游从传统体验向“科技+教育+文化”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沉浸式研学生态。
参观无人机、拼装飞机零件……日前,高新区的青少年学生走进自贡航空产业园开展研学活动,一系列的“高科技”体验,让同学们直呼过瘾。本次研学活动由“乐途有获”“成为飞行家”“筑梦蓝天”等6个课程主题组成。活动中,同学们走访了机场观测台、飞行服务站、机库,了解飞机的构造及飞行原理,并完成研学任务卡上的内容。

“近年来,全区各中小学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学实践活动,促进了贡井的全域旅游,给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贡井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正聚力打造航空研学游基地,将航空科普与文旅体验相结合,创新开展“飞跃童年、筑梦未来——自贡航空产业园STEAM研学旅行”3至6年级课程设计、“童心家乡、盐学老街”1至6年级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并在盐都时代悲鸿文化中心研学基地依托徐悲鸿先生作品的“名画中的爱国主义”设计研学课程。
“行”有所向、“学”有所得、“研”有所悟。眼下,我市正以研学为笔,深化产业融合,在山水人文间做好研学旅游大文章,为培养“眼里有光、脚下有路、心中有梦”时代新人积极开展探索。
蝉鸣催夏时,贡井区建设镇五彩荷园愈发热闹,家长带领孩子抓泥鳅、套鸭子,体验推拿、艾灸。“我们将开展丰富多彩的农事体验、休闲垂钓、趣味采摘等活动,为推动研学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五彩荷园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今天上午,福源灏军农文旅产业园正式开营,走进产业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研学氛围……”7月11日晚,盐都自媒体人、“四川省十佳博物馆志愿者”杨宗翔在微博“痛快旅游圈”发布了自己的见闻。
“福源灏军农文旅产业园项目定位为国家级营地和4A级研学景区,依托福源灏民居的独特历史文化背景,融合军事题材和传统文化教育,打造集研学、团建、拓展、军训、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学营地,让这座经历了200多年历史的清代庄园重新焕发出生机。”该项目运营方、四川福源灏研学旅行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道。
2024年以来,我市发挥资源优势,狠抓研学旅游营地基地建设,通过以赛代训等形式开展研学旅游课程、人才等专题培训,开发跨区域主题研学旅游线路8条,3个基地入选四川代表性研学旅游线路之长江文化研学旅游主题线路,《感知千年盐都 学习井盐文化》主题研学活动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全省推广,自贡研学旅游的影响力、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由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陈行
责任编辑:卜一珊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