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王雨爽
“自贡市歌舞曲艺演艺有限责任公司近年来紧扣文旅融合脉搏,打造了一系列根植本土、面向未来的精品剧目。” 徐建梅介绍,2017年,公司打造的民族歌剧《盐神》入选“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项目,并参加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和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2023年,与自贡文旅投公司联合出品红色题材音乐剧《少年江姐》《红梅开红梅红》,《少年江姐》还入选2023年四川省文华奖评选;讲述彩灯创作故事的音乐剧《灯光里的梦想》在四川省第十八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上获得一等奖,并且,该剧参加“戏剧中国一2022 全国小戏小品优秀作品展演”获得“优秀剧目奖”, 徐建梅个人更凭此作品荣获全国“潜力演员奖”。此外,该剧在2023年还入选了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


这些剧目不仅闪耀于聚光灯下,更成为自贡文旅推介的“轻骑兵”。从广东、浙江的文旅推介会,到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西博会、海科会等重大活动舞台,这些优秀剧目将自贡独特的盐文化、彩灯文化带向全国乃至世界,在文旅融合的宏大叙事中,刻下了鲜明的“自贡印记”。

如何破局?徐建梅提出了清晰路径:
首先,盘活存量,拓展阵地。积极整合城市中的闲置空间资源,将其转化为功能完备、技术先进的排练和演出基地,为艺术创作提供坚实硬件支撑。
其次,贴近民生,织密网络。大力推动与商业体、社区的合作,挖掘潜力空间,建设一批星罗棋布、便捷可达的社区微型剧场和普惠性公共剧场,让高品质演出走出殿堂,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圈,使文化惠民落到实处。
最后,引凤筑巢,厚植人才。制定并完善更具吸引力、保障力的人才政策,聚焦于引进和留住优秀的创作、编导型人才,为打造更多承载自贡盐、龙、灯等深厚文化基因的精品文旅剧目注入不竭的源头活水。
在徐建梅看来,当城市的文化血脉被舞台艺术深情唤醒,当盐工的号子、江姐的信念、灯会的流光化为可感可触的旋律与形象,游客追寻的便不再是一处风景——而是一座城市生生不息的精神图景。艺术对文旅的赋能,恰在于将抽象的地域灵魂凝练为舞台上震撼人心的具象表达。自贡的实践表明,文旅融合的纵深推进,亟需更深入地挖掘本土文化富矿,让舞台成为承载集体记忆、凝聚地方认同的容器;让持续创新的自贡精品剧目用不同的文化故事唤醒同样的情感共鸣,将自贡的文化痕迹印刻入天南地北的游人心中。
编辑:曾航
责任编辑:吉方东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