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如营地,山如营垒”。营山,以山为名、依山筑城。山,既塑造了营山的地貌特征,也塑造了营山的性格特征。
7月16日,“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营山专场上,南充市营山县委副书记、县长孔北川,用“山”的三个独有特质,讲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营山故事”。

第一个特质是山的延绵。
在地理版图中,营山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与渠江流域之间,是东向出川的必经之地。
“山的延绵,赋予营山向外开拓的不懈动力。”发布会上孔北川介绍,作为南充市的东大门,营山东邻达州通湖北、南近广安达重庆、北上巴中抵秦川,战略机遇交汇。可实现高铁1小时通达成都、高速2小时通达重庆,是南充融渝发展“东大门”、南充达州组团培育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桥头堡”。
以此为契机,近年来,营山的发展势头更令人欣喜: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7年高于国省市平均水平,连续4年位居南充市第1位。

第二个特质是山的坚韧。
经开区建成面积达到11.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超230家,全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户,机械汽配产业产值超过60亿元……
“山的坚韧,赋予营山向上攀登的奋斗力量。”发布会上,透过一组数字,孔北川讲述起营山历十年之功,实现工业突围的奋进故事。
看产业基础:近5年,营山每年新拓展园区1平方公里以上、新签约制造业项目30个以上、新升规工业企业15户以上,经开区建成面积达到11.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超230家。
看产业能级: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电摩生产基地,年产新能源专用车、摩托车200万台,汽配、电摩、阀门等“六大产业园”不断壮大。
看产业协同:甘当成渝产业发展的“配角”,目前,机械汽配、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深度融入成渝地区产业链,县内40余家企业为赛力斯、吉利、长安等头部企业提供优质配套,百余种“营山造”嵌入成渝万亿级产业集群。

第三个特质是山的峻秀。
“峻秀,象征着营山向美而生的蓬勃生机,述说着营山人民可感可及的幸福故事。”孔北川介绍,营山有宜业的城市配套。9年前,营山县一环路建成通车,一跃成为全省第一个建成一环路的县级城市。5年前,营山县人民医院正式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领办,老百姓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巴黎奥运会上,从营山县BMX运动中心走出去的运动员邓雅文,一举夺得自由式小轮车女子公园赛冠军,为当地再添一张“运动名片”。
“山是写不完的诗,山也有讲不完的故事。”发布会上,孔北川表示,今天的营山,既是川东北振兴的发展片段,更是巴蜀大地万千气象的生动缩影,欢迎大家到营山走一走看一看。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