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
二十四节气中
第十二个节气
夏季最后一个节气
斗指未,太阳黄经为120°
于公历7月22日-24日交节
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
故名曰大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
大暑,指炎热之极
是一年中日照阳光最猛烈
最炎热的节气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古人认为草衰败和腐烂之后,生命的运化在继续,腐草变成萤火虫。真实情况是萤火虫在枯草上产卵,湿热的大暑时节卵化而出。
二候土润溽暑
溽暑,说的就是现在高温高湿的“桑拿天”。大暑后,湿气浓重,不仅天气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湿气好像从地里冒出来的。
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过后,常在午后降下酣畅淋漓的大雨,可以稍稍缓解一些暑气。此时的雨既是解渴的雨,也是提升肥力的雨,天气也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节气花
茉莉
茉莉在百花中算不上惊艳,但它的花香却让人闻而不忘。茉莉花质朴、玲珑,虽然没有艳态惊群,但是玫瑰之甜郁、梅花之馨香、兰花之幽远、玉兰之清雅,莫不兼而有之。古时女子向来喜欢用花装饰发鬓,有的是因为花形美丽,有的是为了应时节之景,簪茉莉自然是为了借它的香气,“香从清梦回时觉,花向美人头上开”。为了长久地留住这沁人的芬芳,人们将它制成香料、精油等,还出现了茉莉花茶,让茶叶浸染上茉莉花香,从鼻尖一直香到舌尖。
紫薇
紫薇大致可分为四种花色,紫色、蓝紫色、红色和白色。它的花期很长,通常在6月到9月,故有“百日红”之称,诗人杨万里称赞它:“似痴如醉弱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谁道花无常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紫薇花虽美,但它的树干常被作为逗趣的对象,当你用手去摸时,枝叶就会摇动,像是被人挠了痒痒,人们笑称它“痒痒树”。其实,这和它独特的外形有关。紫薇树的树干细直,从上到下几乎一般粗细,而由于枝条繁多,树冠较大,整棵树的重心位于上部,头重脚轻。它的树干对震动十分敏感,当有外力碰触时,枝叶就晃动起来。

大暑习俗知多少
01大暑·晒伏姜
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02大暑·喝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03大暑·烧伏香
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

大暑养生
冬病多夏治 防“情绪中暑”
大暑是全年阳气最盛的时节,在《黄帝内经》中有“冬病夏治”的记载,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气候变化往往会引起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等异常状态,这是“情绪中暑”引起的。为防“情绪中暑”,可以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调整自己的情绪。
清热解暑 多酸多甘
盛夏阳热下降,水气上腾,湿气充斥,故在此季节,感受湿邪者较多。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食物养生当以清热解暑为宜,多酸多甘。而脾虚者宜坚持益气滋阴、健脾养胃、清暑化湿的清补原则,重视饮食调理。
宜食:苦瓜、黄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鸭肉、菠萝、西瓜等。
忌食:肥肉、海鲜、辣椒、八角、芥末等。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