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沿滩专场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

2025-06-19 20:45 沿滩融媒

0

分享

6月19日,由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沿滩专场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中共自贡市沿滩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赵德本围绕“建设‘中国绿色氟都’重要承载区 构筑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为主题,介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区委常委、副区长李钢,副区长沈楚婷、隆波、李怀和就找准“氟硅新材料”赛道、民营经济改革试点、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文旅融合发展等答记者问。

mmexport1752808024737.jpg
(图片来源于四川发布)

“踞釜溪、倚沱江、滩多且长……沿滩的历史是一部千年盐运的传承史、坚韧不拔的工业追梦史。”赵德本介绍,沿滩地处川南经济区腹地,是“千年盐运之城”、“中国绿色氟都”、“宜居宜业福地”。近年来,沿滩区锚定“中国绿色氟都”目标,深入实施“开放兴区、工业强区”战略,奋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绩突出区。

内陆小城如何跻身全国氟硅园区十强?

沿滩用3年时间拓展至8.87平方公里,打造西南唯一“绿色氟都”

沿滩区坚定扛起服务国家战略和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责任,成功锚定氟硅新材料这条新赛道。依托自贡深厚的盐化工、氟化工产业基础及丰富的岩盐、卤水资源,积极对接行业龙头中国中化集团,高标准规划建设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该园区在不到2年时间完成全省首批认定,1年半完成首批扩区,建成智慧管理中心和7公里公共管廊,承载能力达8.87平方公里。通过精准招商,已引进企业38户,其中15个项目投产或试生产。今年4月,园区成功跻身赛迪顾问“中国氟硅化工产业园区十强”,位列第六,是西南地区唯一入选园区。当前,沿滩正全力推进化工园区“三年满园”行动,并设立5亿元产业投资基金,加快构建完整的氟硅新材料产业生态圈,为全省工业经济贡献沿滩力量。

cfc40ebfb807da92c5433dd2fa6340c.jpg

民营经济占比68.6%的密码何在?

“央企带民企+政策计算器+法治服务中心”三招破局

作为全省4个首批县域民营经济改革试点区县之一,沿滩深知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全区争取到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等20余项国省试点,创新探索“央企带民企”、“融资增信”、“法治护航”等改革举措。通过“园局合一”模式,将涉企部门搬入园区合署办公,推行“拿地即开工”,项目落地周期缩短30%以上。搭建全省首个区级“惠企政策计算器”平台,已智能匹配政策3900余次,上线129个融资产品,助力企业融资4亿元。在法治保障方面,打造“民营企业法治服务中心”,累计调解涉企纠纷300余起。2024年,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达8.3%,GDP占比提升至68.6%。同时,沿滩坚持开放借外力,构建“三纵四横”交通网,形成“成渝1小时、川南半小时”交通圈,并与重庆长寿经开区等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加速从“内陆”向“开放前沿”迈进。

b7bec491ca0f23bfb3bbf6dffb43a82b.jpg

从“盐卤滩涂”到“兔肴之乡”,如何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民生?

民生支出占比超68%!沿滩区以智能兔链+订单农业促增收

抓改革、促发展,最终落脚点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日子。沿滩区坚持民生优先,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68%以上,着力解决场镇堵、办证难、用水用气难等“烦心事”,新建龙湖实验学校等3所中小学,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就医服务,建成老年助餐点15个。同时,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园村共建”模式。立足资源禀赋,一手抓“金种子”,与省市农科院合作培育出“品香优秱珍”(四川省“稻香杯”特等奖)、“贡夏豆20”等适应丘陵地区的高产品种;一手擦亮“兔品牌”,引进15亿元打造川南最大智能化肉兔全产业链(年出栏1000万只),同时承载四川肉兔产业集群项目深加工核心板块。在西南(自贡)食品产业园和省级金银湖花椒大豆农业园带动下,通过订单农业(大豆、高粱、水稻等签约5万亩)等方式,有效促进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2024年,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2.1。

e2bcd5d2f0a072b96e202c3458ae5ec.jpg

(钟子彦  黄黎  黄诗彬)

编辑:冯方湲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吴山冠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