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站在宜宾市长江公园眺望,大江由此东去,三江六岸青绿。万里长江第一城,在晨曦中熠熠生辉。

当天,中共宜宾市委六届十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宜宾市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明确,宜宾锚定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目标,以景城相融、近悦远来、主客共享为导向,通过打造“三地三中心”,对内增强文旅融合发展的内涵和底蕴,对外塑造旅游城市品牌和形象,突出高品质服务和体验,推进文旅产业全域全业态发展,持续提升对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促进作用,努力走出一条与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之路。
《决定》的审议通过,是宜宾文旅发展史上令人振奋和憧憬的时刻。它擘画了宜宾文旅的新蓝图、新目标、新抓手,也标志着这座响亮喊出“万事皆宜·天下为宾”的城市,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向“远方”发出“诗意”的宜宾邀约。
新蓝图——
三大主攻方向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
“意义重大”“站位高远”“正逢其时”……本次全会期间,与会代表热烈讨论并通过《决定》,对其高度认可。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增强文化自信、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省委对宜宾文化和旅游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赋予宜宾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新定位,也对蜀南竹海、李庄古镇、兴文石海等进行“点题式”部署。
本次《决定》审议通过,正是宜宾全力推动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主动为四川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当好“宜宾标杆”、贡献更多力量的生动实践。
《决定》也是推动宜宾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现实需求。文旅“一业兴”,赋能“百业旺”。当前宜宾处于推动投资向消费转变的关键时期,要持续保持经济良好发展态势,必须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决定》的审议通过吹响了宜宾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冲锋号,也是一张目标高远、考量充分、靶向精准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
《决定》明确,宜宾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总目标是:到2027年,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更加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旅游总花费分别达到200亿元、1600亿元,旅游人次超1.6 亿,其中入境游客达10万人次。到2035年,景城相融、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国际旅游城市发展态势基本形成,文化旅游产业贡献更加突出,宜宾知名度、吸引度、开放度、舒适度、满意度显著提升。
面对当前文旅形势的深刻变化,宜宾文旅融合也明确发展三大主攻方向——
将“景城相融”作为增强城市底蕴的有效路径,将整个城市视为一个大景区统筹规划与运营,既不大拆大建,又注重完善公共配套、增强文旅功能,有效提升城市“烟火气”。
将“近悦远来”作为彰显城市形象的关键抓手,围绕稳固本地传统消费民众、拓展成渝周边客群、发展全国客源未来增量,叠加推出“活动+场景+政策”组合拳,吸引游客来宜打卡。
将“主客共享”作为提升城市品质的价值追求,突出游客需求导向和满意标准,致力拓展承载能力、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市场环境,深度推进旅游全链条优质服务。
其风正劲,其势已成。宜宾走出一条非传统景区旅游城市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的新路子,也为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坚定信心。
新抓手——
打造“三地三中心”推动文旅产业加速与世界接轨
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对于曾经号称“西南半壁”的宜宾而言,是文旅领域一场从传统到现代、从本土迈向国际的嬗变与腾飞。

所谓国际旅游城市,通常是经济社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且品位高、具有跨国界吸引力城市。它的城市综合环境优美、旅游设施完善配套,旅游产业是其主要支柱产业,吸引着众多国际国内游客。同时,它也具备世界级旅游吸引物、完善的旅游接待设施体系、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鲜明的城市品牌与全球营销能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与管理水平。
当前,国际旅游城市有以桂林为代表的自然风光型、以敦煌为代表的文化型、以厦门为代表的商务型、以西宁为代表的生态型……与这些城市相比,宜宾的文旅资源多点开花,既有优美的生态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美美与共的市井烟火气,还在城市景观、活动举办、商务会展等领域成绩斐然。
基于此,宜宾统筹利用核心文旅资源,明确建设复合型国际旅游城市方向。通过打造“三地三中心”,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旅标识,着力将宜宾独特地理区位、产业资源与人文底蕴转化为世界级文旅产品,推动宜宾文旅产业加速与世界接轨。
打造人文景观盛地。“万里长江第一城”是宜宾文旅最核心的名片。万里长江自此奔流不息,杜甫、苏轼、黄庭坚等文豪大家留下名篇绝句;抗战时期,长江边的小镇李庄成为四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千百年来,宜宾的人文历史始终与地理景观交相辉映,与时代同频共振,与城市发展共荣共生,是其文旅资源中最具魅力的部分。《决定》提出,打响“万里长江第一城”名片,建好三江口、长江之珠、江之头公园等长江视觉符号,保护开发冠英古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开通水上观光航线,传递三江六岸城市慢生活、市井烟火气。推动李庄古镇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博物馆群落,呈现旧建筑历史厚度、新建筑时代活力。繁荣地域文化,全方位推动宜宾独特风土人情转化为文旅体验。
打造生态度假胜地。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使命,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度假标杆。支持蜀南竹海争创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增添亲子户外、夜景夜游等沉浸式体验,打造国际休闲康养目的地;支持兴文石海争创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培育演艺、音乐、露营等新消费业态,打造“国际喀斯特自然学校”。
打造美酒文化圣地。以“中国五粮浓香白酒核心区”“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为根基,擦亮“中国酒都”文化名片。持续丰富“中国酒肆”文化、展销、消费功能,开发运营 501 元明古窖池群,改造提升流杯池公园景观品质,高水平建设东方酒谷,集中呈现“满城酒香”的独特韵味。提高宜宾美酒全球影响力,持续办好中国国际名酒博览会,提升宜宾酒的国际关注度、认可度、美誉度。
打造活力赛事中心。要高水平建成投用宜宾赛事中心,适时启动体育公园、体育场建设,打造集赛事演艺、市民健身、体育培训为一体的城市活力核心区;支持南溪、高县依托文化体育艺术中心发展赛事经济。大力发展群众运动,支持举办“村超”“村 BA”等群众赛事,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引入高水平体育赛事,持续办好长江马拉松、万里长江第一渡等品牌赛事,大力引进CBA、省运会、“川超”等专业性赛事,争取国家级体育赛事在宜举办。
打造时尚演艺中心。持续举办群众身边的文艺活动,支持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支持大型演唱会、知名音乐节等在宜举办,引进话剧、脱口秀等精品剧目,让“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成为宜宾新风尚。启动百部微短剧计划,让实施“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成为宜宾文旅又一张名片。
打造品质消费中心。加快培育高能级商圈,打造宜宾美食消费品牌,引进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和举办各类活动,以城市烟火气激发文旅消费市场。
如果说“三地”是宜宾文旅的基因和底气,“三中心”则是宜宾文旅的潜力和前景。以“三地三中心”为具象化抓手,宜宾文旅的魅力呈现将生动鲜活、可触可感、可品可鉴。
新形象——
近悦远来的全国必游、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初夏5月,以“长江之恋·缘定今生”为主题的首届(2025)中国宜宾五粮液和美婚典活动在宜宾举行。52对来自五湖四海的新人,畅游宜宾众多浪漫“打卡地”,并在长江零公里处喜结良缘,共缔白首之约。宜宾持续塑造着新锐、时尚、活力、澎湃的城市新气质,也打造幸福浪漫新地标。

去年全市文旅发展大会以来,宜宾重点聚焦本地游客、成渝及周边游客、全国游客三个客群,精准策划文旅促进活动,推动宜宾城市热度持续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5740万人次,客源不断拓展。
《决定》提出,坚持外塑形象,以近悦远来为目标打造国际旅游城市魅力传播体系。高水平开展城市营销,通过分层渗透、体验深化与品牌符号打造,构建立体性、多元化城市营销传播体系,塑造城市形象、传递城市温度、提升城市魅力,打造本地高频、周边首选、全国必游、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聚焦本地游客深化“宜宾人游宜宾”,激活本地宣传推广资源、丰富本地游产品供给、落实文旅惠民消费。
面向成渝及周边地区游客培育“周末来宜宾”新时尚,强化成渝及周边宣推互动,丰富区域性文旅活动,优化成渝及周边引客政策。
打响全国游客知晓向往的“万事皆宜·天下为宾”城市形象,通过立体营销和区域联动,实施城市品牌营销计划、塑造全国性文旅活动品牌,出台更具全国吸引力的文旅促进政策,吸引全国游客一生来一次。
围绕西南地区入境游客提升“与世界·共宜宾”吸引力,重点开拓港澳台同胞寻根游、东南亚游客生态游、日韩游客文化游、“一带一路”商贸游四大市场,全力提升宜宾国际旅游辨识度,吸引西南地区入境游客来宜游一次。
新动能——
“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赋能高质量发展
当前,文旅已成为更高品质生活的普遍要求。以文旅标准为引领,提升城市的服务品质,不仅能增强外来游客的游玩体验感和满意度,也有助于提高本地市民的生活体验感和舒适度。

《决定》提出,坚持游客优先,以主客共享为标准提升国际旅游城市服务品质和体验。坚持在硬件设施和服务标准上向国际一流水平看齐,致力打造更加优质的旅游环境,努力让每位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决定》提出,发挥文化和旅游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带动经济增长、富民增收,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劲增长动能、强大精神动力。具体来说,要以文旅标准提升城市建设品质,以工业旅游放大制造业带动作用,以乡村旅游促进业兴民富,以优质文化供给凝聚精神力量。
同时,《决定》要求构建大文旅工作体系,自觉把文旅融合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突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市场引导,通过培育壮大文旅市场主体,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和国有景区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机制,健全统筹协调机制,推动全市文化和旅游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长江奔流,赴万里之约。宜宾将从本次全会再启航,将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地域魅力转化为国际影响,向着国际旅游城市乘风破浪,全速前进。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