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非遗传承的“声”动之旅 盐场号子唱进国家艺术基金课堂

2025-07-19 12:50 自贡网

0

分享

自贡融媒记者 周姝

7月15日,2025年国家艺术基金“巴蜀地区民族声乐艺术评论人才培训”项目迎来一位特殊的授课专家——省级非遗“自贡盐场号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自贡市音乐家协会声乐学会会长、四川轻化工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罗立章。此次授课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艺术院校和专业院团的优秀学员,致力为巴蜀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微信图片_2025-07-19_121811_955.jpg

据了解,“巴蜀地区民族声乐评论人才培养”是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项目以“为时代歌唱,为民族发声”为宗旨,以期通过项目的开展为巴蜀地区培养出一批高标准、高素质、高质量的民族声乐艺术评论人才,真正为民族声乐“三大体系”建设、当代评论人才培养机制的构设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而发挥积极作用。该项目聘请国内外数十位权威专家组成师资团队,其中高级职称专家30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1人,他们在艺术评论与民族声乐等领域均具有多年研究经历与丰富的教学经验。

微信图片_2025-07-19_121840_210.jpg

在盐场号子等巴蜀地区传统民族民间音乐领域深耕多年的罗立章,集研究、传承、创编、表演和授课经验于一身。授课中,他以“巴蜀特色声乐—盐场号子”为题与全体学员进行交流,深入剖析盐业历史与音乐文化的共生关系,系统阐释了自贡盐场号子的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分析了盐场号子濒临消亡的深层次原因和目前面临的传承畛域,让学员认识到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紧迫性。

微信图片_2025-07-19_121819_906.jpg

为了让学员们更直观地感受盐场号子的魅力,罗立章从音乐特征分析的角度,现场展示并剖析了辊工号子《嗨呀咗来》、五金扛运号子《抛呀抛起闪》等片段。他通过不同视角,详细展示了不同工种号子在节律上的差异,让学员们仿佛置身于热火朝天的盐场劳作现场,深切感受到盐场号子独特的文化形貌与艺术特征。

更令人惊喜的是,罗立章老师还带领学员们进行合作表演。以“一领众和”的演唱方式,调动起学员们的热情和积极性。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非遗的活态传承真切地融入课堂,使学员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成为了非遗传承的参与者。

微信图片_2025-07-19_121834_098.jpg

课后,学员们围绕盐场号子的保护路径展开热烈讨论。四川轻化工大学青年教师、学员代表宋馨田感慨道:“这次授课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非遗的文化生命力与传承的紧迫性,不仅拓宽了我们对巴蜀民族声乐艺术评论的视野,更激发了大家守护区域文化根脉的责任感。”

微信图片_2025-07-19_121826_263.jpg

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授课让来自全国多地的优秀学员充分领略到巴蜀民族声乐的独特文化内涵。这不仅是对非遗的普及推广与跨场域传播,更提高了自贡传统文化在业界的广泛影响力。

编辑:郑鑫玉

责任编辑:郑皓匀

编审:吴山冠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