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 地壳断裂瞬间释放的化学能成为地下微生物的“阳光替身”

2025-07-20 15:29 央视新闻

0

分享

地壳断裂维持深部地下微生物群落活动的概念图(研究团队供图)
地壳断裂维持深部地下微生物群落活动的概念图(研究团队供图)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7月19日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科学进展》上的一项突破性研究显示,地壳断裂瞬间释放的化学能,可为地下微生物提供阳光的“替代燃料”。这一发现不仅改写了地球深部生态系统的能量剧本,也为火星、欧罗巴(木卫二)等星球的“暗生命”设想提供了现实蓝本。

研究团队通过“压裂-反应”实验平台,模拟地下数公里内的断裂活动。当岩石破裂产生新鲜表面时,断裂的化学键(自由基)瞬间与水相遇,生成可观的氢气和过氧化氢。“在地下生命聚集的断裂系统中,岩石破裂产生的氢气量,比已知的蛇纹石化或辐射裂解过程高出至少10万倍。”项目负责人朱建喜研究员形容,“地震(剧烈的地壳断裂过程)等构造活动就像一台发动机,不断把机械能转换为化学能。”

更关键的是,氢自由基与过氧化氢耦合驱动了铁的氧化-还原循环——铁原子在两种状态(+2价与+3价)之间反复“循环”,持续释放电子。这些电子进一步在碳、硫、氮等生命必需元素之间流动,形成看不见的“地下电网”,为微生物提供可直接取用的能量。“它们不需要光合作用,只需沿着电子梯度‘充电’即可生存。”吴逍特别研究助理和林莽研究员说。

计算表明,地震每年在断裂面上产生的氢气通量可达到737.2摩尔/平方,这些能量远远超过微生物群落生存的需要,生命可以迅速繁殖生长。何宏平院士谈到,“这种能量机制甚至可能在火星古老断层或欧罗巴(木卫二)冰壳裂缝中发生,为太阳系‘暗生命’提供长期‘电池’。”在未来地外生命探测的任务中,需特别注意寻找断裂带附近的氧化还原信号,这些可能是生命有关的标志。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Norm Sleep在文章评论中指出:“该研究十分出色地还原了断裂活动真实的物理化学过程,为深部地下微生物群落的兴衰变化提供了解释。”

据悉,研究团队将继续联合加拿大Kurt O Konhauser和Barbara Sherwood Lollar教授合作,开展加拿大高等研究院“四维地球:地下世界的科学与探索”研究计划,研究更多岩石产生氢气的过程,进一步验证这一无光生命模型的普适性。

(总台记者 朱子荣)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吴山冠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