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翠霞 自贡融媒记者 周劲 曾航
情理法交融,21名工人拿到“血汗钱”
包工头突然离世,其遗孀杨某无力支付欠薪,导致周某等21名工人追索56万元工资陷入僵局。
精准施策:法院立案后,迅速委托综治中心开展调解,派驻法官指导人民调解员核查工程款、固定关键证据,消除杨某疑虑。
倾情沟通:法官与调解员通过电话、微信、“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多方协调,搭建起双方沟通的桥梁。
双向体谅:工人们体恤杨某的家庭变故,主动减免部分工资;杨某也理解工人的难处,同意一次性支付剩余欠款。
显著成效:最终,21名工人的欠薪问题圆满解决,杨某在综治中心一次性支付40万余元,所有欠薪全部履行到位,成功避免了一场群体性纠纷的升级。

半日速调,20起欠薪纠纷高效化解
某彩灯公司多次拖延支付劳动者薪资余款,大安区综治中心受理20名劳动者34.87万元欠薪纠纷后,立即启动联合调解机制。
绿色通道提速:法院开辟快速立案通道,当场审核立案,实现案件受理“零延迟”。
“背对背”巧解症结:委托资深调解员开展联合调处,精准把握双方核心诉求,平衡劳动者维权与企业资金周转的冲突。
“专业+柔性”双驱动:诉讼辅导室提供法律支撑,引导理性协商;综治中心强化情感疏导,化解对立情绪。
促成和解:经过多轮沟通,双方达成“前期支付+分期还款”的和解协议,高效化解矛盾,既节约了诉讼成本,又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部门联动,物业纠纷现场“把脉开方”
业主翁某某反映小区管理问题突出,物业公司与业主矛盾尖锐。沿滩法院依托综治中心平台,汇聚多方解纷力量。
联动勘验“找病根” :立案后,承办法官主动协调区住建局、行政执法局、街道办共同赴涉诉小区现场办公,对绿化地被侵占、私拉电线、占用公共空间、乱停车等问题逐一查勘。
权责明晰“解心结”:法官现场释法,厘清物业“服务管理”职责边界,明确其无执法权,引导业主依法维权。
协同治理“开药方”:督促物业立行立改管理漏洞,社区及主管部门全程跟进,通过精准释法与联动协调,一揽子化解潜在矛盾,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编辑:王溢
责任编辑:吉方东
编审:喻佳
0